葱丝推油,有味道的游戏推荐
-
在凭空多了一名队友之后,“吃鸡”游戏会更好玩吗?
《Apex英雄》终于更新四人模式了。在“战术竞技”这个游戏品类里,“四人小队”几乎可以说是一个不成文的惯例。三人组成一队的《Apex英雄》,在其中确实显得有点异类。当然,《Apex英雄》本身也确实有着与其他“战术竞技”类游戏大相径庭的特质。毫不夸张地说,《Apex英雄》是我在整个游戏生涯里,遇见过的节奏最快、玩家之间交火频率最高(对我个人来说,还有一个死得最有心无力)的“战术竞技”类游戏。《Apex英雄》之所以能够具备这一“快节奏”的特性,关键在于它特有的小规模地图以及玩家角色强大的位移能力这两个要素。所以在版本更新前夕,对于这个即将推出的四人模式,玩家们其实也多少会产生一些关于孰优孰劣的讨论:人数增多,会不会让“劝架”时刻变得更混乱?在原本规模大小的地图基础上减少队伍数量,会不会放慢游戏的节奏?老实说,这些问
2024-07-11 20:17:51 0 -
都说自己是开放世界,为什么做出来一个比一个要公式化?
最近这些年,给电子游戏的名字加个后缀,似乎成了厂商之间不约而同的一个选择。从“奥德赛”到“起源”再到“归来”……同样的后缀,被不同的厂商用了许多次,玩家们也渐渐练成了“看名字识内容”的功夫。 一般来说,“奥德赛”出自荷马史诗《奥德修斯》,带这个名号的游戏,内容里都会包含宏大的史诗冒险;“起源”则基本是系列作品的前传,追溯了整个系列故事的起源;而“归来”就不用我解释了,它往往都是字面意思,指的是经过了重启或重置之后的老IP作品。不过,一路说下来,相信你也看出来了:在这些公式命名法里,还有一个重量级的后缀我没有提到——说起来,最近这些年里在游戏标题中出现最多的,还得是“世界”。 顾名思义,带有“世界”之名的游戏,它们最大的卖点就是讲究“沉浸感”的开放世界题材。虽然“开放世界”这个概念本身并没有那么新,但随着技术的不
2024-07-10 22:00:18 0 -
我的电子游戏阳痿被这款“老游戏”给拯救了
前段时间,国外游戏媒体PCGamesN公布了一项挺有意思的数据。他们通过平台数据统计,估算出Steam上大约有7300万名玩家,在“买了但从未玩过的游戏”上花费了190亿美元,相当于中美洲国家尼加拉瓜在2023年的全国生产总值。 鄙人不才,正是这7300万玩家之一。而根据我的Steam个人资料统计,目前我的Steam游戏库里共有597款游戏,但其中真正玩过的只有不到六分之一,完整通关的更是少之又少。可见在G胖这儿,我应该是个十足的大善人,每到平台大促的时候就喜欢抢着给G胖送钱,光买也不玩,不断为G胖住的大豪斯添砖加瓦。 不仅如此,作为一个全平台玩家,我在其他平台上买游戏和玩游戏花的钱,并不比单独在Steam上消费得少,再加上偶尔碰到个别真的喜欢的游戏,还要入个实体收藏版,我大概就是所有游戏厂商最喜欢的那类玩家
2024-07-10 09:26:26 0 -
电影化叙事?这年头MMO都进化到这个地步了?
上周我借着XGP打通了去年刚刚发售的《星球大战绝地:幸存者》。这本身没什么好说的,但令我事后非常感慨的是,在打完了最终BOSS,屏幕上开始播放制作人员名单时,我的思维还依然沉浸在刚刚屏幕上的画面里。这还真不是夸张。作为一个“星球大战”迷,面对屏幕上出现的一幕幕场景,我确实很难不去想些什么。 作为著名的科幻电影系列之一,“星球大战”最吸引人的就是电影中的那些视觉特效。但无论我如何熟悉“星球大战”系列,在实际上手游玩之前,我都没法想象光剑、爆能枪、超空间跳跃等等那些我如数家珍的星战元素,能够有一天通过游戏手柄实实在在地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在电影化叙事手法的作用下,通过视觉、听觉和触觉的反馈,我不再需要幻想自己在扮演某个角色,而是能够自然而然地感觉到,自己正亲手在这片世界里创造故事。从第七世代末期的《神秘海域》《最后的
2024-07-08 21:38:47 0 -
夏促游戏推荐:《女神异闻录3 Reload》《人中之龙8》
随着酷暑的日渐逼近,许多玩家开始有意识地避免长时间的户外活动,空调、冰镇饮料,与室内球探足球比分,开始成为人们在假日中的首选。正是因为看中了其中的商机,各家游戏厂商们才纷纷选择了当下时间点里展开自己的“夏日特卖”活动。而作为中国玩家老朋友的SEGA与ATLUS,自然也没有放过这个机会,截至7月11日为止,SEGA与ATLUS将会推出Steam与主机平台的数字游戏促销活动,详情可见:SEGA&ATLUS数字下载版游戏促销活动专页。如果五花八门的折扣信息让你感到选择困难,那也没有关系,因为我们专门整理出了站内与本次折扣游戏相关评测与采访,希望它们能为你的游戏选购过程时提供一些简单的参考。《女神异闻录3 Reload》七折优惠:系列经典的重新填装 对于如今享誉盛名的“女神异闻录”系列来说,2006年发售的《女神异闻录
2024-07-06 21:18:41 0 -
更快节奏的“战斗,爽”或许就是“吃鸡”游戏的未来?
不开玩笑,《Apex英雄》的这波“四人赛”操作,整出了我之前没有预想到的结果。 之前我们曾经预测过,当四排模式上线后,影响最大的将会是队伍配置与战术打法——而这一点毋庸置疑得到了证实。比起开局满天飞舞的尾焰,如果你最近有幸看过些许“Apex英雄主播4人赛”,或者是亲身尝试过四排,那队友和对面整的狠活才是最让人眼花缭乱的。比如说动力小子、机器人、恶灵和地平线的组合——主打一个“大难临头各自飞”。 还有的人掏出了弹道、马吉、艾许和暴雷。见面直接弹道打过热艾许拉控制疯马吉开创,暴雷劈头盖脸猛猛灌雷,玩的就是一个POKE流“一枪不开拿下一队”。 当然,四人组排的赛场里也不尽是“天际线俯冲”的下头送分球探足球比分组合,正正经经的战术搭配也是相当之多。比如说烟妹、寻血猎犬、毒气和地平线的常规3+1组合,或者是恶灵、机器人、地平线和
2024-07-04 17:12:32 0 -
《第一后裔》试玩报告:韩国网游式好玩
韩国网游的工业化程度一直都很高,这一点体现在他们对“软色情”的去道德化上。当别人还在纠结社会风化,纠结性别歧视,纠结格调高低,韩国网游早就把丰乳肥臀甩到了玩家脸上。这不意味着韩国游戏制作人好色猥琐,也不说明韩国游戏更在意玩家的主观品味,他们只是想赚钱而已。如果单纯把《第一后裔》当成一款商品,那么它的质量绝对合格,甚至不乏一流之处。商品嘛,当然是高度同质化的。和国内的一众二次元手游一样,《第一后裔》也有很多公式化的痕迹。养成曲线清晰无脑,美术风格脍炙人口,一切以玩家的第一体验出发,保底能玩,看对眼爽玩。至少前期是这样,毕竟要保证留存率。《第一后裔》的蜜月期非常美妙,大概能持续30小时,之后就会像所有长线游戏一样,进入养成平台期,开始漫长的概率数值游戏,直到游戏里的每一个操作都变成机械习惯。就这一点而言,它跟自己的
2024-07-01 16:10:10 0 -
为什么大多数合作游戏都是4人联机?
不知道你在偶尔的头脑放空时光里,有没有冒出过这个疑问——为什么市面上大多数合作游戏都是4人联机? 某知名“不会数3”的系列,就直接把“4”写在名字上有人说,因为早在期的硬件性能与电子设备技术限制下,大部分游戏主机最多只支持4部外接手柄。于是,设计者便绞尽脑汁以4名玩家为基准制作游戏。所以4这个数字,显然只是厂商们沿袭至今的设计惯性。当然,也有不少人坚称4人合作的模式,是传承自D&D(龙与地下城)时代的精神财富。因为彼时的跑团规模极大地受限于队伍DM(Dungeon Master)的大脑运算速度。人数太少,跑团的氛围便不够浓厚。而如果人数太多,DM的大脑又容易过载,显著影响游戏进程。鉴于D&D对整个游戏界的影响都堪称巨大,这个论点显然也具有极高的可能性。 还有的人说,4这个数字在心理学上充满了神秘
2024-06-29 10:13:32 0 -
闭关3个月后,这个史上最疯批的制作组整了个新游戏出来?
老实说,我为这篇文章想了挺多个开头。比如,一上来从“很久很久以前”开始,给各位讲个小故事,或者延续之前的方法搞点抽象说点怪话,给各位添点乐子……但思来想去,感觉还是开门见山真诚一些。今天,我想问各位个问题:中国网游发展至今这么久了,你们觉得哪个游戏可以算得上是“最能整活”并“最搞怪、最疯批”呢? 而在我看来,最疯狂、最会整活的,有且只有一个——《逆水寒》手游。咱远的不说,几个月前《逆水寒》手游宣布开启“逆天寒计划”发射“逆水寒号”卫星这事够绝了吧?毕竟,在网上冲浪这么久,经常能看到一句话:“你这么厉害,你咋不上天呢”。如今您瞧,《逆水寒》手游不光让自己上了天,还把所有玩家都带上了天——以前玩游戏都是在公屏大世界中吹牛聊天,以后玩《逆水寒》手游的玩家在宇宙中吹牛聊天。这……说一句“遥遥领先”不过分吧。
2024-06-29 10:13:56 0 -
加强版就是炒冷饭?这游戏把我脸都打肿了
有关“加强版”的争论其实一直都有。喜欢的人认为,优秀的游戏值得一个更好的版本,也能够被更多人所尝试;不那么喜欢的人则认为,加强版的内容不值得再一次重玩。所以,今天我想要聊聊关于“加强版”的事情。我算是个“加强版”的拥趸,每次嘴上都说着不买,可最后还是会老老实实地掏钱。也因为这样,我按照以往的经验给自己制定了一套最低限度的“加强版”购买准则。首先,就是不买与原版重复度超过90%的游戏。这些游戏的更新内容往往以既有的“DLC”为主导,对于必定购买原版的玩家来说却没有太多价值;其次,就是那些无法提供针对性优化的游戏,原版的问题没有得到改善,甚至还可能因为移植等操作,带来更多新的问题。可在现实中,我们自然也能理解这背后的真实缘由——随着游戏制作成本与周期的成倍增长,游戏开发者往往难以掌控最终的成品质量,这可能是因为资方
2024-06-27 14:55:16 0 -
《真·女神转生V Vengeance》制作团队专访:故事的另一面
就在本月早些时候,ATLUS宣布包括2021年发售的《真·女神转生V》无印版在内,整个“真·女神转生V”系列的总销量已经达到了160万份。作为一款在很长时间里总以“硬核”与“黑暗”印象示人的老牌RPG系列,这样的成绩无疑从侧面证明了“真·女神转生”在现代市场中依然存在的独特竞争力。而在《真·女神转生V Vengeance》发售之际,我们也通过邮件的形式,与ATLUS内负责游戏开发的团队进行了一次简单的Q&A,希望能够通过一些独特的角度,来了解这款游戏。 Q:原版《真·女神转生V》于2021年发售,在系列玩家中获得了不错的评价。请问,本次“Vengeance”的推出的契机是什么?你们又是从何时着手本作开发工作的呢? A:《真?女神转生V》故事的基础部分涉及很多设定和背景信息,但有很多在前作中未被提及。而
2024-06-26 18:25:38 0 -
《永劫无间》手游“定胜终测”试玩报告:随时随地振刀
前两天,《永劫无间》手游迎来了它的第二次测试——“定胜终测”。这个名号是很贴切的。相比于两个月前的“启动测试”,可以明确感受到的是,在这次的“定胜终测”中,《永劫无间》手游的各方面游戏体验,都得到了升级,俨然一副完成品的样貌。妄自猜测一下:我们距离它正式上线的那一天,或许已经不远了。 而在我这几天的体验中,最值得一提的是《永劫无间》手游在画面表现方面的进步。在两个月前“启动测试”中,游戏的画面表现其实并不能称得上理想——这主要是性能优化不佳所带来的问题。在“启动测试”中,为了保证60帧/秒的屏幕刷新率。我不得不选择把各方面参数都尽量往低调整。但在这次的“定胜终测”里,这样的情况就不复存在了。得益于24工作室这两个月来的努力,丰富的场景细节和高刷新率成了可以得兼之物——《永劫无间》手游的整体画面表现,也因此而更加
2024-06-26 11:12:22 0 -
《超级猴子球 香蕉大乱斗》试玩报告:滚到昏天黑地
话先说在前面,我并非什么“擅长”玩游戏的玩家,尽管从学生时代开始便混迹于街机厅,却没能学到大部分同龄人那手“精准微操”和“快速反应”的本事,偶尔录个试玩视频还会被观众们疯狂嘲讽:“从来没玩过游戏”。对大家的批评,我虚心接受。因为“菜”就是原罪,但正应了那句话——越菜的人就越爱玩,身体上的先天性缺憾,从来没有影响到我对游戏的热情,尤其是那些带有极强街机属性,和我们的童年高度绑定的游戏,比如永远永远跑不到通关的初代《刺猬索尼克》,再比如永远卡在中途的《超级猴子球》。 上周五,为了给即将在本月25日发售的《超级猴子球 香蕉大乱斗》预热,世嘉专门联系到了多家游戏媒体,通过网络连线的方式举办了一场十四人参与的试玩活动。在这场活动上,我们与其他媒体同行们一起在Switch上简单体验了本作收录的全新模式——五个以“多人混战”
2024-06-24 19:00:55 0 -
《无畏契约》主机版试玩报告:意想不到的顺滑
如今再提到《无畏契约》,想必各位已经不算陌生了。从2019年透露名为《ProjectA》的神秘计划开始,到2020年海外正式公测,再到如今斩获的一系列成就,《无畏契约》的表现已经超乎了一大批人的想象。但说实话,“拳头”显然不是个“见好就收”的家伙,而《无畏契约》也不会停留在这“一亩三分地”便止步不前——因此,我们便看到了在PlayStation和Xbox Series X|S上开启测试的《无畏契约》主机版。不能否认的是,把一款FPS游戏从PC平台移植到主机平台,可并不是简单的“代码迁移”那么容易。尤其是《无畏契约》这种“短TTK、强定位”的游戏,大伙儿也都心知肚明——用“摇杆”移动准星可比用“鼠标”难多了。试想一下,在一场正常的对局中,你一定会面临多名敌人同时出现的情况。这时,你需要保证自己的“准星”能够快速且
2024-06-25 19:53:16 0 -
《法外枭雄:滚石城》Steam版试玩报告:能出你就多出点
上线Epic一年有余,《法外枭雄:滚石城》终于推出了Steam版本。期间,游戏经历了几次大版本更新,包括两个全新DLC以及不少角色、枪械、皮肤等可收集要素。其中,第二个DLC会随本次Steam版本一起推出。感谢505 Games提供的试玩机会,我们提前体验到了游戏的Steam版本以及DLC“卡纳利的命令”。首先,有必要提及多平台的账号登录问题。作为一款Epic平台首发的游戏,《法外枭雄:滚石城》在Steam平台的表现非常大气。游戏可以关联Epic账号以同步内容进度,但不会强制要求玩家进行联网验证。也就是说,玩家只需要在Steam上打开游戏,就可以流畅体验到所有的单人、多人内容,这一点在平台嵌套越发频繁的今天,显得尤其直爽痛快,就跟游戏本身的气质一样。 《法外枭雄:滚石城》是一款简单直接的游戏。游戏包含一个Rog
2024-06-20 09:52:45 0 -
减负?跳级?这游戏为了新玩家选择直接掀桌子
最近一段时间里,我的朋友总是想拉着我入坑各种网游,并承诺只要我一起玩,他们就会提供全程无死角、无保留的“老帮新”服务。可在各种权衡之下,我还是拒绝了。倒不是我有多高冷,摆着一副“生人勿近”的臭脸,只是如今这个环境,大伙儿也都应该清楚——从零开始玩网游实在不太容易。老实说,网游会一直更新迭代,想在短时间内跟上版本不做拖油瓶,那自然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养账号,方方面面都要去用心打磨。而这些养成内容对老玩家而言还算得心应手——毕竟,他们每一代版本都在玩,自然积攒了不少的理解和底蕴。可对我这种新玩家来说,万物从零开始,简直就是一条漫长的“天路”。当然,也不是没有解决办法,很多游戏也考虑到了这个问题,于是推出了各种各样的“直升大礼包”——装备、宠物、时装、洗练,各种各样的内容应有尽有,只要付费就能直升。可问题在于,新玩家玩个
2024-06-18 14:08:27 0 -
《塔瑞斯世界》S0赛季试玩报告:再刷一把
《塔瑞斯世界》终于正式公测开服了。在此之前,从游戏形式到运营模式,有关于这款游戏的争议就从来没断过。但无论如何,在实际上手游戏前,这些争议都只是缺乏论据的纸上谈兵而已。在《塔瑞斯世界》开服后的这两天里,我跟着涌入游戏的练级大部队走完了目前已经开放的全部流程内容,对《塔瑞斯世界》的真面目有了一个较为完善的了解。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也终于可以和你们聊一聊《塔瑞斯世界》,以及它那“熟悉又陌生”的游戏体验了。 实际上,《塔瑞斯世界》“熟悉又陌生”的游戏体验,几乎贯穿了游戏的所有内容。拿那些“所见即所得”的部分来说,进入游戏之后,你很快就能看到经典的欧美卡通画风,和老MMO玩家再熟悉不过的西幻式职业分工——“战法牧”铁三角。 但令人陌生的是,在这些职业的美术层面,《塔瑞斯世界》却做了一个不同于以往业界固有的路径的诠释。在《
2024-06-15 10:55:54 0 -
618终于没有套路了,那游戏行业什么时候跟进?
老实说,上网冲浪时看到的各种古怪小物件,我总是忍不住想“买买买”。毕竟,这些小物件的价格不算很贵,买几件图个乐子也无妨。但我不得不承认,不知不觉中买得确实多了些。这让我每次看到月末花呗账单时,都不由得陷入沉思——这莫名其妙的一大笔支出,到底是什么时候积攒下来的?而且,很多小物件都是图片看着新鲜,当真拿到它时我甚至都懒得拆包装盒……可是,当我点下付款,看着“它”从这一刻开始属于我——这份爽快感还真没什么能替代的。既然买东西戒不了,那不如换个思路,想想怎么才能便宜点买到吧。 因此,每年的“618电商节”成了我的必争之地。但不是说到了这一天,电商官方就会乖乖把东西价格打下来,而它的套路这也才刚刚开始——和好友组战队、看广告得优惠券、整点拼手速叠红包、邀请新用户助力,各种门槛排队等着用户往里跳。我时常在琢磨,这活动策划
2024-06-14 16:04:05 0 -
不是吧?现在还真有冤种玩国产SLG呢?
在如今的国内手游市场中,如果要评选一个最受新生代年轻玩家欢迎的游戏类型,大家很可能会围绕MOBA、卡牌、开放世界等选项,吵到天昏地暗且不可开交。但要是讨论哪个游戏类型最不受年轻玩家待见,答案恐怕只有一个——国产SLG。前两年,有统计机构专门做了一次调查,分析了国内不同类型手游玩家群体的画像。其中,喜欢策略类游戏的玩家,被认为普遍不爱上网,喜欢听小说,日常消费中生活气息浓厚,爱买家居类产品——说白了,就是以有一定家庭资产,生活中有钱又有时间的中青年玩家为主。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个结果也的确很符合,大众长久以来对于国产SLG手游玩家的刻板印象。在这个群体里,新生代年轻玩家就是打着灯笼也不容易找到的珍稀物种,比你在这些游戏里抽出五星角色的概率可能还要更低。原因很简单,年轻人不多花点钱就想在国产SLG手游里获得的游戏
2024-06-13 22:14:40 0 -
Steam新品节仅次于“黑神话”的黑马,带来了一场国产游戏震撼
眨眼间,2024年就已经过半了——倒不是惺惺作态,作为一个游戏玩家,我实在是觉得2024年的前半部分过得有些太快了。整个上半年里,虽然有不少佳作陆续问世,但真正能让我眼前一亮的游戏,确实算不上多。可出人意料的是,除了万众期待的《黑神话:悟空》,还有一匹来自国内的“黑马”。在刚刚过去的夏日游戏节上,它不仅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轰动,引得TGA创始人为其亲自站台,还登上了英国知名游戏杂志《EDGE》,承包了大批游戏玩家的2024下半年“期待值”。 这个游戏,就是《七日世界》(Once Human)。 为了让广大玩家能够在正式公测之前一睹游戏的全貌,《七日世界》的制作团队特意携作品参加了这次的Steam新品节。在《七日世界》这次开启的Steam新品节测试里,不仅全民皆可参与,还推出了首日参与试玩测试满3小时,就可以获得专
2024-06-11 22:11:33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