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成瘾”怎么治?19岁少年从家中偷20万充游戏
- 来源:中国青年报
- 作者:3DM整理
- 编辑:乱走位的奥巴马
家庭是青少年游戏成瘾的重要因素
据权威数据,每天玩游戏12小时、持续12个月以上,是判断一名青少年游戏成瘾的“双十二标准”。而事实上,孩子持续几个月打游戏就让很多家长接近崩溃了。游戏成瘾者往往对游戏失去自控力,日常生活以游戏优先,过度沉迷导致无法自拔,社会功能受损。
在叶坚看来,影响青少年游戏成瘾的关键因素莫过于家庭。“门诊前来咨询或治疗的青少年中,80%以上都存在家庭教育方面的问题。”
叶坚表示,青少年之所以沉迷游戏,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逃避现实中的不快,除了缺乏现实的交际往来,游戏成瘾患者往往更缺少家人的关注和关心。
在患者小黄眼中,父亲是一个“经常出差、可能一个月只见一次”的人。家人关心和教导的缺失,现实生活的不如意,使他选择沉迷虚拟世界以获得现实世界不能满足的需求。
“他(小黄)打游戏打得很疯狂,他妈妈带他在医院办完住院手续,他都浑然不知。”叶坚回忆,办完手续,医生收走手机的那一刻,“他开始疯狂地发飙踢门,看到谁都像仇人,变得很暴躁、很有攻击性。”这是成瘾患者一般会出现的戒断反应。1个月后,小黄母亲来探望他时十分惊喜。“以前一边打游戏一边吼我们,叫他吃饭就一脚踢过来,现在能静下心来谈心了。”
针对性的治疗、家人的关心、彼此的倾听,让小黄逐渐戒掉网瘾。2019年5月出院后,小黄成了一名外卖配送员。“现在我送外卖一直要用手机接单,但基本上不打游戏了,每天挺充实的,干得很开心。”
此外,父母的婚姻关系出现问题也可能是孩子游戏成瘾的催化剂。一对从北方到广州求医的父母描述说,原本成绩优异、爱好广泛的儿子小林从上中学开始沉迷游戏,并且患有抑郁,多次试图自杀。
医生发现,小林的问题,和其父母糟糕的关系密切相关。原来,小林不愿意看到父母关系不好,害怕他们离婚,因此希望通过出格行为引起父母的注意,以消耗父母争吵的精力,却在不经意中成为“问题少年”。
父母的争吵和不融洽的关系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子女的心理健康,他们对孩子管教上的疏忽缺位,使孩子的成长路上得不到支持和帮助,缺少鼓励和肯定,导致一系列问题。
因此,综合各种影响因素和现实原因,青少年成瘾行为科制订了一套封闭式住院两个月的治疗方案,分脱瘾期、康复期和家庭回归期三个阶段。其中,家庭回归期的家庭治疗是重中之重,要求父母一定要和孩子一起“住院治疗”两个星期,共同解决家庭问题。
此外,临床医生、体能康复师、作业训练师等专业人员同时对游戏成瘾者开展药物、物理、技能训练等综合辅助治疗,通过体能训练帮助他们强身健体,对肢体进行矫正。科室的400平方米公共室内场地还设置了学习室、图书室、画室、健身房、卡拉OK室等,帮助患者正确地理解“玩”,更健康地“玩”。叶坚解释:“生活只剩下游戏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患者不会‘玩’,不懂得如何正确地‘玩’,导致游戏成瘾。”通过各种课程将成瘾患者的注意力从线上拉到线下,培养他们多方面的兴趣,从和游戏屏幕互动转换到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互动。此外,开展团体治疗,设置双人间,也让患者学会和同伴相处,学会处理人际关系。
戒的是“瘾”,而不是“网”
“戒网瘾,戒的是‘瘾’,而不是‘网’。”叶坚介绍,当患者处于住院的家庭回归期时,医院会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归还手机和电脑,让孩子合理上网,学会自我控制。“如今的生活无法离开网络,不可能、也没必要戒网,让孩子学会合理利用网络才是最重要的。”
青少年成瘾行为科护士长刘春柳介绍,生活技能训练、阅读写作贯穿治疗全程,帮助患者克服成瘾行为所导致的心理问题和精神障碍,更好地融入社会。“医院没有配备保洁人员,我们把清洁打扫卫生作为治疗手段,通过适当的劳动让他们恢复生活自理能力。”
治疗期间,小林的父母接受了医生的夫妻辅导,夫妻关系逐渐修复。“正常疗程需要两三个月,但他们在住院的第49天就出院了。”看到他们一家其乐融融地出院的场景,叶坚很欣慰。“很多父母不认为自身有问题,所以问题得不到及时处理,只有父母积极主动参与,治疗才能得到最佳效果。”
叶坚说,“青春期阶段的青少年不论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是一个矛盾体,出现任何问题都有可能走上歧途。家长应主动了解孩子的心理动态,及时引导和疏导,高质量、用心地陪伴,才能让孩子健康成长。”
根据我国刚刚出台的行动方案,到2022年底,50%的家长学校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应开展心理健康教育;60%的二级以上精神专科医院设立儿童青少年心理门诊;30%的儿童专科医院、妇幼保健院、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开设精神(心理)门诊;各地市设立或接入心理援助热线;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核心知识知晓率要达到80%。
国家卫健委疾控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启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动就是为了确保到2022年实现上述阶段性目标,应对当前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和精神障碍患病率逐渐上升的挑战,形成学校、社区、家庭、媒体、医疗卫生机构等联动的心理健康服务模式,基本建成有利于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会环境。比如,对于面临升学的学生及家长、处境不利的学生、一般不良行为青少年要进行心理辅导,必要时开展心理干预。
玩家点评 (0人参与,0条评论)
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