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或在未来消失!500万年后Y染色体将不复存在
- 来源:互联网
- 作者:Sophie周
- 编辑:Sophie
例如,近期在丹麦开展的一项研究对62名男性Y染色体进行测序后发现,Y染色体存在大规模结构重组现象,促进了“基因扩增”(gene amplification)的发生,即通过基因的多次复制增强精子功能、缓解基因损失。
该研究还显示,Y染色体形成了不同寻常的“回文结构”(正序与倒序读起来相同),这也有助于阻止其进一步退化。
他们在Y染色体的回文序列中发现了大量“基因转换事件”,相当于以一个完好的“后备”基因为模板,通过“复制粘贴”修复受损基因。
针对其它物种的研究显示(哺乳动物和部分其它物种也拥有Y染色体),越来越多的证据说明,Y染色体的基因扩增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扩增后的基因对精子的产生和调节后代性别比例起到了关键作用,至少在啮齿动物中的确如此。
研究人员在近日发表在《分子生物学与进化》上的一篇论文中列举了相关证据,指出小鼠细胞中基因份数的增多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至于Y染色体是否真的会消失,科学界人士就像英国脱欧一样,也分成了两派。认为Y染色体不会消失的一派指出,该染色体的防卫机制效果突出,能够拯救Y染色体。但另一派则认为,这只能让Y染色体暂时扒在悬崖边缘苟延残喘,却不能扭转其终将掉落悬崖的命运。
日本棘鼠和鼹鼠已经完全丧失了Y染色体,并称Y染色体损失或创造基因的过程必将导致生育问题,而这反过来会促进全新物种的诞生。
目前,两派仍相持不下。
“消失派”的领军人物、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的珍妮·格雷夫斯(Jenny Graves)表示,从长远来看,Y染色体必将消亡,即便能坚持得比预想中稍久一点,也终究难逃此劫。
她在2016年发表的一篇论文中指出,日本棘鼠(Japanese spiny rats )和鼹鼠已经完全丧失了Y染色体,并称Y染色体损失或创造基因的过程必将导致生育问题,而这反过来会促进全新物种的诞生。
不过,就算人类Y染色体真的消失了,也并不意味着男性将从此不复存在。即使在已经完全丧失Y染色体的物种中,也需要雄性和雌性共同繁殖后代。只不过负责决定性别的SRY基因转移到了另一条染色体中,因此这些物种无需Y染色体也能产生雄性后代。
然而,由于这种新染色体与Y染色体一样、均缺乏基因重组机制,最终仍将重蹈覆辙,像Y染色体一样不断退化。
不过人类的有趣之处在于,虽然正常的人类生殖过程需要Y染色体,但如果采用辅助生殖手段,Y染色体中的许多基因便可有可无了。这意味着基因工程很快便能取代Y染色体的基因功能,使女同性恋或无法生育的男性也能拥有自己的后代。
然而,就算今后每个人都能通过这种方式受孕,有生育能力的人仍将主要通过自然方式繁殖后代。
虽然这一研究领域备受争议,但目前无须担心。毕竟我们连Y染色体是否真的会消失都尚不清楚。并且就如前文所说,即使Y染色体消失,我们照样需要男性来完成正常的生育过程。有些人设想未来的人类社会会像“家畜繁殖场”一样,由少数“幸运”的雄性承担“繁殖大任”。但这种情况肯定不会发生。不管怎么说,接下来的460万年将大事频发,远比这件事紧迫得多。

玩家点评 (0人参与,0条评论)
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