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不能怪我们 游戏成瘾的四种不可抗拒理论
- 来源:互联网
- 作者:奇诺
- 编辑:ChunTian
电子游戏具备成瘾性是不争的事实,而这个问题在手机游戏为代表的移动平台上表现得尤为明显。两周之前,风靡全球的《Flappy Bird》被其开发者从苹果和安卓应用商店撤下,因为“它太令人上瘾了”,而这款游戏本身貌似毫无特别,只有最简单的操作。无数人都有过因为玩手机游戏坐过站,烧糊饭,浪费睡前几个小时的经历,到底它们令人上瘾的原因何在?这是很多分析家一直以来的课题,也是游戏制造商、专业学者正在研究的问题。
众多理论之中,大多数人赞成的是,当人们每次清除一种图案的点或击垮一个建筑时,人的大脑会释放神经递质多巴胺,它的数量足够让人感到想要再玩一次。专家总结了为何人类大脑会难以抵抗这些游戏并越来越想玩的四种原因。
不可抗拒理论一:人们被面部吸引
给萝卜一个面部表情,奇怪的事就发生了。加拿大安大略滑铁卢大学游戏学院的教授凯伦-柯林斯(Karen Collins)说:“当一个物品拥有面部,我们就会更加难以放弃它,或摆脱它。在这点上我们似乎有些奇怪。我们从逻辑上清楚那些东西不是真实的,但却存在一些感情联结。在《农场英雄(Farm Heroes)》里我们大脑中的一些物质表现出,‘我们不能放弃这些小农场里的蔬菜!’可爱的声音也在起作用。想想愤怒的小鸟游戏里,小鸟从弹弓发射时的叫声‘whee!’”就是很好的例子。人因工程学家查尔斯·莫罗(Charles Mauro)曾经写过很多游戏,他说 :“我认为如果愤怒的小鸟不做的这么人格化,它就不会获得如此大的成功。拟人化在第二层次为部分用户创造了兴趣点,可能是在前意识层次。”
不可抗拒理论二:寻找模式很有趣
当人们在随机排列的图案中轻点同一颜色的元素,它们就会消失——无论是它们柔和的圆点《Dots》或闪烁的宝石《宝石迷阵(Bejeweled)》,这本质上和过去人们在灌木丛中发现并采摘树莓的过程是一样的。根据莫罗的观点,人类已经进化为在环境中注意到具体细节之前就能处理模式。而这些游戏正是挖掘了人类这个特点。研究学习神经系统科学的朱迪·威利斯(Judy Willis)称,人们不仅从找到模式中获得乐趣,寻找模式形成的可能性也会获得乐趣。例如,在《糖果大冒险》中,相邻的两个粉色糖果并不会形成模式,但它们的位置足够相近,让人预计或期待在邻近的空间里会出现第三个粉色糖果。如果确实有,结果就是愉悦的。威利斯说道:“寻找模式就是作出好的预测,最受欢迎的电视游戏就能让人频繁作出预测并迅速得到回馈。”
玩家点评 (0人参与,0条评论)
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