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几乎所有的推理小说作家笔下,都会诞生一些性格独特,能力出众的侦探角色,这些侦探会固定登场于各种案情复杂的悬疑凶杀案中,凭借自己过人的洞察能力和推理能力,解决一桩桩在外行看来极为棘手的案件,最终成为家喻户晓的名侦探。
无论是在小说还是相关的改编影视作品中,作者和编剧都会着重去塑造这些能力异于常人的侦探角色。而这些侦探,除了各自拥有鲜明的个性外,他们也可以被视为是作者本人的化身。读者和观众跟随着侦探的视角,了解到完整的案情,在最终揭示真相前,就会产生一次读者和作者之间的博弈——究竟读者能否在获得和书中侦探相同信息的前提下,推理出案情的完整经过,这是吸引无数读者阅读侦探推理小说的一大乐趣所在。
电影《东方快车谋杀案》海报
而当这些故事被做成游戏后,制作者同样需要呈现给玩家,这种跟随侦探视角去破解疑案的临场感,并且结合电子游戏独特的交互方式,玩家也会获得,不同于阅读小说和观看电影时的独特游戏体验。
从这些出发点来看,《赫尔克里·波洛:最住的案件》是一部对推理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作品的成功致敬。它借用阿加莎笔下最知名的侦探角色——赫尔克里·波洛的视角,讲述了一个从各方面来看,都较为还原阿加莎作品特色的原创案件。并且在游戏玩法层面,也尽可能地还原了,大侦探波洛在小说中的思维方式和破案过程,虽然玩法可能不如市面上其他类型的游戏那样丰富,但作为一部文字推理游戏,本作整体的质量是非常过关的。
正如游戏标题“最初的案件”所示,本作的故事,讲述了大侦探波洛在年轻时碰到的第一桩案件。那时候的波洛,还不是读者们熟悉的那个胖老人形象,但即便如此,他的查案手法却基本已经与读者们所熟知的那个大侦探波洛,别无二致。
玩家需要在整个案件侦破的过程中,调查案发现场留下的种种痕迹,与每一位涉案角色进行深入交流,尽可能全面地了解他们,然后通过“思维导图”的玩法,推导出整个案件的经过,以及人物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网。
这个过程虽然形式单调,但却意外地有趣。游戏非常忠实地还原了波洛侦探的探案方式,并且通过三桩案件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了一个规模庞大,联系复杂的家族丑闻。整个过程就像是在玩拼图,玩家从序章开始搜集故事线索,获取拼图碎片,最终在剧情的结尾,将每一块拼图镶嵌在它原本的位置,没有任何一块多余,拼凑成一个庞大案件的全貌。对于推理爱好者来说,这无疑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案件推进的过程,完全依靠玩家对已有线索进行的推理分析。而串联起所有物证、人证信息搜集环节的,是本作的“思维导图”系统。
当每次搜集到有用的信息时,游戏就会生成一张对应任务的“思维导图”,并将所有与本次推理有关的信息,都罗列在图中。接下来玩家要做的,就是在收集尽可能多的信息的基础上,连接那些存在关联的信息,从而获取到新的推论。如此往复,最终得出这张思维导图的全貌,完成任务。
这个过程玩起来就是最普通的“连连看”,玩家将不同线索相互连接,如果线索拼凑正确,连线上就会生成新的线索、结论或者对话选项,他们某些可以与其他信息继续“连接”,某些则只作为结论被玩家得知。玩家需要继续甄别不同信息的用处,找出它们之间更多的联系,最终将所有可用信息串联起来,形成一条完整的推导链。
虽然玩法看似简单,但过程却并不如我所预料的那般轻松。思维导图中一旦缺少任何一条有用信息,整张图将无法继续推导下去,这时候我就必须再到场景中寻找任何可能遗漏的线索,以及可能错过的对话。除了有用信息外,思维导图中同样会出现一些,和本次推理没有关系的额外信息,干扰玩家的判断,由于所有线索的连接,有且只有一条固定的线路,所以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大量的试错环节,而这也正是案件推理的乐趣所在,排除所有无用信息,将有用信息串连成线,最终形成一条通顺的逻辑线路。
这样的探案手法,确实也符合阿加莎原著中波洛的办案习惯。在不少波洛登场的小说中,他都会在搜集现场物证的同时,与不同角色进行细致地交谈,从他们的发言中搜集更多的信息,哪怕这些信息本身可能与案情并没有任何关系。相较于福尔摩斯等侦探,波洛更加擅长对不同的嫌疑人进行套话,也不会放过任何可能有用的信息,换句话说,他更注重对角色作案动机的思考,从而必须得从海量的信息中寻找联系,这一点在本作中,正是通过“思维导图”这一玩法得以展现。
但我并不想说,这套玩法在本作中一定是完美的,除了容易因为玩法单一而被玩家诟病外,本作对于思维导图的设计,也存在一些小问题。比如,所有线索都只有唯一固定的“连线”方式,没有任何多余的分支选项,玩家一旦无法理清某两个线索之间的关联,故事就会完全无法进行下去。我当然可以理解这是出于对案情推理唯一性的考量,但本作在部分线索的文字说明不够直观的前提下,很多词条的连接,实际都显得比较牵强。这导致我在很多情况下,虽然已经流畅理清了各个环节之间的关联,但往往由于缺乏某一条并不算必要的连线,而无法推进剧情。
除了“思维导图”这一核心玩法外,本作在任务对话上还偶尔会出现“对话挑战”的玩法。在“挑战”时,波洛需要在不同的话术中做出选择,尽可能通过正确且语气恰当的对话,来让对方卸下心中的防备,从而套出更加私密的信息。这一玩法虽然符合波洛的办案习惯,但实际体验起来,由于对话选项含义模糊,让人很难准确分辨出几句不同对话在威胁性上的差异,虽然游戏在对话前给出了带括号的情绪提示,但这样的提示对于玩家来说,帮助并不大,很多时候,玩家只能硬着头皮试错。
如果仅是这样的话,倒也还好,毕竟试错了还可以重来。但游戏到了剧情末期,突然莫名出现的连续多个对话挑战,就让不会“察言观色”的我,顿时乱了节奏。虽然这些对话的结果,不会改变剧情最终的走向,但由于无法重新挑战,导致我虽然好奇波洛最后的问话,会对这些角色造成什么影响,但代价就是。必须从头再走一遍剧情流程——没错,虽然游戏采用的是单线叙事,但并没有提供给玩家章节选择的功能。这当然不会对玩家的游戏流程造成影响,但如果玩家想要达成全成就或者看到所有隐藏对话,这一功能最好就应该存在。
当然,这些问题的存在总归是瑕不掩瑜的。这部少见的以赫尔克里·波洛为主角的推理游戏,依旧给我带来了十余小时精彩的推理体验。除了扎实的玩法外,本作的剧情同样也是可圈可点,除了诸如“暴风雪山庄”“协同犯罪”等阿加莎小说经典的元素外,剧情对当时社会环境下的阶级矛盾也赋予了大篇幅的探讨,刻画了一群来自不同社会阶层且个性鲜明的角色,最大程度致敬了阿加莎的原著小说。
所以,本作无疑是一部阿加莎粉丝不可错过的佳作,游戏中刻画的年轻版赫尔克里·波洛,从探案手法和言行举止上,都对原作小说中的大侦探波洛,进行了全面的还原。而在玩法上,思维导图的设计虽然不能说是完美无缺,但整体推理逻辑的设计,已经十分缜密。十余小时的剧情流程,讲述了一个非常阿加莎的故事,体验流畅且发人深省,作为一部推理类游戏来说,其完成度已经非常值得肯定,甚至让我对续作也产生了期待。
毕竟,没有一个推理爱好者,能拒绝波洛这样一个性格古怪但又魅力十足的侦探角色。
阿加莎·克里斯蒂 - 赫尔克里·波洛:最初的案件
Agatha Christie - Hercule Poirot: The First Cases京ICP备14006952号-1 京B2-20201630 京网文(2019)3652-335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6753号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未成年人举报:legal@3dmgame.com
CopyRight?2003-201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54473036) All Right Reserved
玩家点评 (0人参与,0条评论)
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