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当我刚刚接触电子竞技时,就对赛场内外的不少现象感到万分不解——场上比赛的分明是十个人,大半的观众席却被一个人的应援团霸占;选手只是排了一个眼,观众席“啊啊啊啊”的尖叫声便不绝于耳;社交平台上,两位队友的一个简单互动能被解读出万千种爱恨纠葛。 有选手仅仅因为在世界赛中赢下了被寄予厚望的某支队伍,就被P上了黑白遗照,以示传首四方;在世界大赛上,两支同一赛区的队伍,却会在赛场内外打得不可开交,双方从抗吧撕到微博,只因那支队伍“得罪”了自己喜欢的俱乐部或选手……现在,我们一般管这种行为叫做“饭圈入侵”。 那时,人们把电竞的饭圈化归结于“资本运作的阴谋”“俱乐部的捞金需求”,大小媒体也纷纷向其开炮,谴责饭圈化带来的恶果。只是,“乱象整治”搞了一波又一波,电竞的饭圈化却从未停歇,反而冲着愈发魔怔的方向一路狂奔。 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