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游戏玩家,“安利”别人自己喜欢的游戏,应该是个常态。但往往这些安利都会遭到失败。
于是,今天我们想和你聊聊,聊聊你曾经安利失败过哪些好游戏。
因为个人口味独特,所以我大部分的安利都失败了……
仔细想想还没真成功过几次,就算成功了也都是靠忽悠。例如在某次无聊的深夜,我循序渐进,借“我的电脑打不开游戏了”为春风,将《魔兽世界:怀旧服》的种子撒在了我所有舍友的电脑里,然后忽悠他们开始练级。
幸亏游戏还算好玩,在接下来的两天里再次成功安利了。用“集体建工会吧,不玩了直接解散完事儿”,成功转化出了几位常驻玩家,然后工会慢慢发展成功吞并了另一个公会。最后眼看着自己也有了百余人的规模,并且激起了他们开荒MC最终进军NAXX的决心,但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为什么?
因为在第二天,我看到了全新版本的全新动画。
从这以后,终于有人抱团式给我安利《魔兽世界》了,比如“猪头锤,上线就送,来不来?”以及“你打本我出钱。”还有“我送你个号,咱俩一起玩”等等,但他们显然不可能成功。
谁让我当初给他们安利《魔兽世界》失败了那么久。
我基本就没有成功过。这可能要归咎于我独特的游戏品味和对游戏审美的“过时”。
游戏品味独特,这点很好解释,比如我偏爱各种风格独特而有不少缺陷的游戏——《神之手》《疯狂世界》什么的,而这些游戏往往“卖相”都没有3A大作那么好看。而对游戏审美的“过时”这一点,大概可以用“我至今仍然认为《重装机兵》是最好的废土游戏”这点来解释。
而我曾经无数次安利过“动森”,但可以说是屡战屡败,不过庆幸的是,最近我成功把“动森”给安利了出去,这可太令人开心了。
我想,我们之后一定可以愉快的互相串门。
每次提起安利失败的游戏,我都会想起《真·高达无双》。
作为无双粉和高达粉,我对相关游戏作品的质量要求是很低的,只要别太烂,就都能接受。当“高达”和“无双”第一次结合,诞生出《高达无双》的时候,我也毫无意外地立刻玩了。
对《高达无双》谈不上有多大失望,但这款游戏我是不会安利给别人的。
几年后的《真·高达无双》,则是一款我诚心诚意想要安利的游戏。
在我看来,不管是在“无双”风格的延续上,还是对“高达”招式的还原,以及游戏的耐玩性上,《真·高达无双》都做得很好。我在这款游戏上消耗的时间有上百小时,刷零件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后来,我想将这份快乐分享给我的朋友,于是向他安利了这款游戏。
“这什么呀,画面太差了吧?”“好无聊啊,就这样?”“嗯……再见。”
很遗憾,安利失败。当时,坐在电视机前的我脸有些泛红,看着朋友重新去打LOL
的背影,我也不禁纳闷,Moba游戏的魅力有这么大吗?以至于他能够每天不断地玩。
之后,我向他成功安利了《剑灵》,并成功减少了他玩LOL的时间。这款游戏我们一起玩了很久。
现在回想起来,大概在PS3时代,主机相对于个人PC,优势已经所剩无几了吧?还记得大学室友玩了几天《最终幻想13》后就弃了,“都是狗牙,很无聊”——而PC玩家群体大概是最重视游戏画面的群体之一。
而我的那位朋友,就是一个从不玩主机的PC玩家。
后来,又过了一些年,我的这位朋友竟然买了PS4。我问他为什么?他说看主播玩GTA5,于是就买了。在GTA5出了PC版之后,他的PS4就没再动过了。
独占游戏,仍然是各个游戏平台的一大法宝。只要独占和游戏质量能够处在正向循环,我还是支持独占的。
毕竟小孩子才做选择,成年人全都要。
我曾经给我很多朋友安利过游戏,但十有八九都是以失败告终。
原因无他,我推荐的几乎都是单机买断制游戏,而他们感兴趣的,更多还是免费游玩的多人在线网游。这使得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朋友眼中的异类。他们往往不能理解,为什么我会喜欢玩那些配置要求又高,还没人一起开黑的单机游戏。而我也同样不能理解,为什么他们宁愿在免费网游里几百几千的充值氪金,却不愿去尝试购入一款制作精良的单机正版游戏。
就拿我大学时期的室友们来说。我进入大学的时间,正好是Steam这样的正版平台在国内的起步阶段。人们开始逐渐接受为正版优质游戏付费的观念。在这样的前提下,我尝试给我的室友们推荐游戏,像是GTA5、《古墓丽影》、《巫师3》这样比较热门的游戏我都有推荐过。但老实说效果并不好,他们最多可能会伸过头来看看我正在玩的游戏,问上几句,然后便又转身继续投入到网游里的厮杀中。
好在这样的情况后来逐渐有所好转。
随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单机游戏进入大众玩家的视野,我周围愿意尝试这些游戏的朋友也大有人在。他们常常会来找我咨询游戏相关的问题,然后再去考虑是否购入。这让我非常有成就感,同时我也会大方地把自己的平台账号借给他们体验。一来二去,周围玩单机的朋友也就开始多了起来。这个过程中,我也试着去改变自己对免费网游的刻板看法,尝试了一些时下热门的网络游戏,也多少体会到了一些朋友们玩网游的乐趣。
你看,这其实就是个互相理解互相接受的过程,我想,没有哪个人敢斩钉截铁地说,自己喜欢的就一定是最好的,你总要学会去接受新的事物,不管这个过程是主动还是被动,是短暂还是漫长。
至今,我只向好友安利过一款游戏——《星露谷物语》,这还是考虑到售价和平台等众多因素后,但那位被我安利的朋友最终没有入手这款被我力荐的游戏。
相比较在虚拟世界种田,他更喜欢在《战争雷霆》与外国友人奋战,以及在《坎巴拉太空计划》中制造出一朵又一朵绚烂的烟花。
我们各自拥有的不同游戏喜好是这次安利失败的原因之一,而主要玩掌机单人游戏的我也并没有更多游戏向朋友安利。现在想想,在成为游戏编辑以前,周围的朋友好像还没谁家里有游戏主机,手机是他们更愿意接受的游戏设备。
我也无法理解他奇怪的军武、宇宙爱好
鉴于以上情况,我没有什么值得分享的失败安利经历,但我偶尔会想一个问题——为什么会有“安利”这种情况出现。
考虑到人的复杂属性,个人最喜欢的游戏在他人看来很可能一文不值(比如“谁玩谁傻逼”),就算没这么夸张,但至少游戏体验不会完全相通,那为什么还总是有人乐此不疲的向周围朋友安利这安利那呢?
编辑部近期最多被安利的游戏之一
排除一部分将“已所不欲施于人”践行到底,不在乎他人感受的(他们也许和弹幕网站玩尬梗的群体高度重合),更多安利者还是真心希望朋友从自己的安利中获取到某种相通的游戏体验——不仅能够增加聊天话题,还可以让感情进一步升温。
但可惜的是,由于不同人群之间游戏设备、心理价位、时间多少和过往经历的不同,一些小众的安利产品只会在被安利者的计划清单排上低顺位甚至不曾列入,更容易被接受的安利来自那些多数派接受的“无错”选择,比如——要不要下个《王者荣耀》一起玩?
其实我已经两年没有下载过《王者荣耀》了……
对于安利游戏,我这个人一向很佛系。因为我很清楚地知道,哪怕一个游戏再好,也总有不喜欢这种类型,或这类玩法的玩家。就好比你给一个有着“3D眩晕症”的小伙伴吹FPS游戏多爽多刺激,他可能在玩吐了两次后,反手在你大肆吹捧的言论下面打上三个问号;前端时间风靡整个编辑部的《任天堂全明星大乱斗:特别版》,虽然是款不错的游戏,但也无法吸引不对格斗游戏感冒的玩家
所以我一般会先看看游戏是不是朋友喜欢的类型,再找亮点安利。为此,我安利游戏一般很少翻车。不过总有碰钉子的时候。
印象深刻的有两次,一次是给朋友推荐FF14,还有一次是试图拉我哥打DOTA2。
FF14那次翻车是我意料之外的。首先,他是玩MMORPG的,无论是《龙之谷》还是《天涯明月刀》他都有拉我入坑。后来“归隐江湖”,专心以卡牌游戏为乐。《炉石传说》、《昆特牌》与《游戏王》,都是他的菜。
就着虽然目前不玩MMORPG,但是应该还是喜欢这类游戏的想法,我给他推荐了FF14。不过可惜的是,他并没有尝试入坑,我一度怀疑他已经对MMORPG无爱了。
直到他去年注册FF14角色并找我要邀请码时,我才恍然大悟,他不是对MMORPG无爱了,他只是单纯地累了。
安利我哥打DOTA2那次,倒是做足了失败的心理准备。并不是说他不打MOBA,相反,他是一个MOBA游戏的高手,从最开始接触MOBA时的起凡《三国争霸》,到后来火遍全球的LOL,他都是老家县城里知名的好手。
不过可能是年纪大了,也有可能LOL很习惯了,他摇了摇头就拒绝了我的安利。如今,他已是一个孩子的父亲,实在没有精力在重新学新游戏了。
甚至连打游戏的时间,都很难掏出了。
儿时,我俩一直都有一个关于电竞的梦想。不过那个时代,电子竞技尚未证明,被抓住打游戏的后果,就是一顿父母的胖揍。
他也曾感慨过,说如果能够晚生5年,可能就是一个不一样的未来在等着他。但这并不可能发生,我也只能默默看着这个曾经的LOL大神,娴熟地给一岁的儿子换洗衣裳,冲泡奶粉。
京ICP备14006952号-1 京B2-20201630 京网文(2019)3652-335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6753号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未成年人举报:legal@3dmgame.com
CopyRight?2003-201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54473036) All Right Reserved
玩家点评 (0人参与,0条评论)
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