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曾在2023年2月引入了RTX视频超分辨率 (VSR,Video Super Resolution)技术,适配RTX 40和30系GPU,两年后,英伟达升级了这一技术。现在使用RTX视频超分辨率时,占用玩家的显卡资源更少,功耗降低。英伟达表示,在新的NVIDIA应用程序更新中,VSR已更新为更高效的AI模型,在其最高质量设置下使用的GPU资源减少了高达30%,从而允许更多的GeForce RTX GPU启用它。最新模型可以在NVIDIA应用程序的“系统”选项卡中找到,用户可以在其中控制RTX VSR技术的各种参数。在常见问题解答部分,NVIDIA提到新的RTX VSR可以将功耗降低多达30%。这还是非常重要的,因为RTX GPU在放大低分辨率视频时会消耗大量功率。RTX VSR技术本质上是在浏览器或VLC
RTX 50系显卡已上市销售,跟预测的一样,开卖就秒售罄的节奏。从Newegg网站的情况看,47款不同的RTX 5080和RTX 5090显卡均已售罄,从999.99美元的基础型号RTX 5080到售价高达2799.99美元的华硕ROG Astral RTX 5090,无一幸免。 当然了,一些显卡可能尚未真正开始销售,因为百思买上列出的许多显卡都显示为“即将推出”。 微星预计其在线商店的RTX 5090库存要到2月6日才能发货这样的情况一点也不让人意外,英伟达此次的供应相比之前似乎更少,而他们此前也曾发出过预警。与零售商和第三方制造商沟通后得知,预计供应短缺的情况将持续下去。虽说首批货源极度稀缺,但依然有不少用户成为了幸运儿。英伟达官方也是晒出了首批成功入手RTX 50系显卡的用户。 从照片中可以看到,这些幸运
RTX 5090和RTX 5080显卡在今天正式开卖,由于货源稀少,性能强劲,一上市很快就被一扫而空,导致很多潜在买家只能“望卡兴叹”。当然,这些抢显卡的人很多并不是真正的游戏玩家,而是黄牛。这些黄牛从正常零售渠道按照官方建议价格“低价”买入后,再高价转手。目前eBay上,这两张显卡,尤其是RTX 5090是黄牛要价最猖狂的商品。尽管官方建议零售价为1999美元,但eBay上RTX 5090的普遍价格都高于6000美元,有的甚至达到了9000美元,是原价的4倍还多。更离谱的事情是即便9000美元,依旧成功成交了。那为什么有人会热衷于购买RTX 5090?其实,RTX 5090不仅是游戏利器,而且还适用于AI工作负载,这意味着许多AI初创公司或企业都希望获得一块RTX 5090来在本地运行模型。鉴于英伟达的数据中
期待多时的RTX 5090/5080已经正式开卖,而国行对应的则是RTX 5090D。作为国内特供版,RTX 5090D在硬件上与RTX 5090相似,拥有相同的核心数量和显存配置,甚至PCB设计也基本相同。唯一的区别在于英伟达对该显卡的AI算力进行了限制,将Tensor核心的运算效率从3352 TOPS降低到2375 TOPS,减少了其在机器学习和AI训练中的表现,不过在游戏性能上和5090没有差别。至于RTX 5080起基于全新的Blackwell 2.0架构,采用N5B 5纳米制造工艺。其核心配置包括10752个CUDA核心,支持GDDR7显存技术,TDP功耗360W。至于两款显卡的售价(公版):RTX 5090D是16499元,而5080是8299元,当然了原价能抢到买也是赚的,但从目前情况看,想要首批
近日英伟达官方发文称,预计GeForce RTX 5090和 5080将有大量需求,并认为可能会发生缺货。他们正在与合作伙伴加速向零售端发货,帮助将GPU送到游戏玩家手中。据悉,RTX 5090/5090D、RTX 5080都将在1月30日大年初二晚上正式开售,这次供货之紧张前所未有,有需求的朋友们记得准备好抢购了。微星显卡的B站官方账号此前就在评论区表示,RTX 50系列的货确实不多,还是比较紧张的,指望充足是不可能的。另外,新卡发售势必还会有不少黄牛参与,并在前期加价出售,更是加大了玩家们从官方渠道原价抢到的难度。这一代RTX 50系列带来了重大的硬件升级,包括 PCle 5.0接口、GDDR7内存、DisplayPort 2.1a接口,全系采用16 针电源接口。RTX 5090搭载GB202 GPU,内建
日前,美股收盘英伟达股价暴跌17%,市值一夜之间蒸发5888.6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27万亿元)。业界认为这是受到中国AI大模型DeepSeek人工智能模型冲击,导致美国芯片股集体下跌,英伟达受到最严重冲击。虽然股价惨遭暴击,但英伟达仍夸赞DeepSeek的R1模型是出色的AI进步。据媒体报道,英伟达发言人表示:“DeepSeek是一项出色的AI进步,也是Test Time Scaling的完美范例,DeepSeek的工作说明了如何使用该技术创建新模型,利用广泛可用的模型和完全符合出口管制的计算。”英伟达还声称,它认为DeepSeek的突破将为英伟达带来更多需求。据了解,今年1月20日,DeepSeek正式发布DeepSeek-R1,官方称,在数学、代码、自然语言推理等任务上,性能比肩OpenAI o1正式
近日国产大模型DeepSeek R1发布,震惊世界,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解决模型,可与OpenAI的o1相媲美,但成本仅为o1的3%-5%”。据《华尔街日报》报道,DeepSeek最新模型之一训练成本为560万美元。 《华尔街日报》指出,为了训练其V3模型,DeepSeek使用了超过2000个英伟达芯片集群(H800),“而训练类似规模的模型则需要数万个芯片” 。分析指出,如果更多的初创公司能够复制DeepSeek所取得的成就,那么对英伟达最昂贵芯片的需求可能会减少。据外媒报道,就在DeepSeek R1发布一天后,芯片巨头英伟达股价暴跌16.97%,市值蒸发近5890亿美元(相当于略超3个AMD或近18个寒武纪),刷新崩盘纪录。福布斯富豪榜显示,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的个人财富,也在周一蒸发超208亿美元。 除了英
1月27日消息,RTX 5090/5090D、RTX 5080都将在1月30日大年初二晚上正式开售,但这次供货之紧张前所未有。这可不是什么炒作、饥饿营销,事实就是如此。对此,AIC厂商们也很无奈,在公开渠道确认了这一点,其中不难看出满满的怨气。比如微星显卡的B站官方账号,就在和网友互动时表示,RTX 50系列的货确实不多,还是比较紧张的,指望充足是不可能的。虽然不至于几十万人抢一块,但其实也差不太多。对于紧缺原因,微星称主要看GPU供应,显然都取决于NVIDIA,厂商也是身不由己。另外,某家大型AIC厂商的手里,第一批RTX 5090D甚至只有两位数,还凑不到100块。同时,RTX 5090/5090D 16499元起,RTX 5080 8299元起,确实不便宜,但是利润几乎都被NVIDIA赚走了,AIC厂商的
1月27日消息,RTX 50系列即将上市开卖,RTX 5090/5090D的评测已经出炉,但奇怪的是,这次全球媒体评测的样卡,没有一块和FE公版价格相同的标准版,也就是俗称的“丐版”。大家知道,NVIDIA显卡的非公版有两种,一是和官方MSPR建议零售价完全相同的标准版,二是价格更高的豪华版/超频版,后者往往晚一天解禁,但基本都是同步上市。 这一次,无论是国外媒体拿到的RTX 5090,还是国内媒体拿到的RTX 5090D,除了少数公版之外,全都是价格更贵的非MSPR版本,无一例外(当然5090D没有公版)。 对此,有一种说法是,NVIDIA留给AIC品牌厂商做RTX 5090/D的利润实在是太薄了,导致再做MSPR标准版简直就等于做慈善,所以干脆就都不玩了。 NVIDIA的强势有目共睹,对于AIC厂商的控制也
RTX 5090媒体评测解禁后, 球探足球比分综合媒体IGN只给出了7分综评,相比而言,RTX 4090 IGN评分8分。 IGN评分:7分英伟达RTX 5090可能是世界上最快的显卡,但它与上一代相比,性能提升幅度较小。相反,这款GPU适用于那些看好英伟达人工智能游戏未来愿景的用户。总评:RTX 5090已正式接过RTX 4090的性能皇冠,但相较于以往的代际提升,其超越幅度不如前几代显卡那么明显。在传统的非AI游戏性能方面,RTX 5090提供了近年来最小的代际提升之一。然而,在支持的游戏中,DLSS 4确实带来了巨大的性能提升——你只需要接受一个事实,那就是75%的帧是由AI生成的。评测视频: IGN评测作者:Jacqueline Thomas RTX 4090 IGN 8分RTX 5090: 黑色行动
近日,NVIDIA在韩国举办了一场编辑日活动,介绍RTX 50系列,并接受了媒体QA,其中就有人问到了RTX 4090供电接口烧毁的问题。当时用的新接口还是第一代12VHPWR,因为设计缺陷,一旦出现插入不紧、线材弯曲、杂质混入等情况,很容易发生烧毁现象,困扰了很多玩家。英伟达对此从未公开回应,不过这一次,英伟达表示,针对这种情况,当时对供电接口做了一些改动(就是12V-2x6),而今两年过去了,相信问题已经完全解决。英伟达强调,预计类似问题在RTX 50系列上不会再次出现。RTX 5090/5090D的整卡功耗提高到了575W,公版为了安全特意将16帧供电接口倾斜设计,避免线材弯曲,不过非公版仍旧是垂直设计,看起来都很有信心。不少厂商也做了特殊的设计,比如线头多一块黄色完全插入才看不到、接口旁安装一个指示灯提
华硕Tony大叔发布了RTX 5090/D的详尽评测跑分、液氮超频视频,其中还特别展示了RTX 5090/5090D所用GB202 GPU核心的内核照片,还是第一次见到。GB202采用升级版台积电4NP工艺制造,和上代AD102使用的4N相比属于增强版,其实都属于5nm级别,只不过属于NVIDIA单独定制——这命名也是够乱的。GB202集成晶体管多达922亿,比AD102 763亿增加了大约21%,而面积从616平方毫米增加到761平方毫米,幅度约为23.5%,换言之密度反而略微降低了。GB202还是12组GPC,但是每组GPC内部的TPC数量从6组增加到8组,而每组TPC中依然是两组SM,每组SM则还是128个CUDA核心,满血核心总计24756个CUDA核心,RTX 5090/5090D都屏蔽了11组TPC
DLSS 4的一大升级便是超分辨率增强,模型从CNN换成了Transfomer,后者可以让玩家在开启DLSS时游戏图像质量更加清晰,比如下图这张《战锤40K:星际战士2》的对比。 可以看到DLSS 4性能模式下的截图仍然比DLSS 3质量模式下的截图更加清晰,这意味着DLSS 4性能模式可让玩家兼顾游戏帧数和画质,舍去二选一的烦恼。外媒指出,新的模型大幅提升了DLSS图像质量,相较于之前的卷积神经网络(CNN)设计,它通过增加渲染帧的采样参数数量,为DLSS提供了更多信息,用于图像上采样。这反过来减少了鬼影和视觉伪影,改善了运动分辨率,并且比以前更好地平滑了边缘。这个新模型还改善了附加的RTX技术效果,例如光线重建(Ray Reconstruction),使光线追踪在细小物体上更加有效,减少了视角伪影和噪点。
油管频道MxBenchmarkPC用5款游戏测试了英伟达DLSS 4超分辨率技术。测试显卡为RTX 4080,这5款游戏分别是《荒野大镖客2》、《赛博朋克2077》、《潜行者2》、《巫师3》、《龙腾世纪:影障守护者》。外媒表示,这个新的DLSS 4超分辨率对比视频进一步展示了新的Transfomer模型在《荒野大镖客2》、《潜行者2》等人气游戏上带来的图像品质重大改进。根据视频,R星的这款开放世界游戏,最大的变化在于植被品质,因为新的Transfomer模型大大减少了植被闪烁,而这一点在之前的CNN模型放大技术上很常见。此外,头发的渲染也有着明显的改进,更稳定,锯齿更少。而在GSC打造的这款后末日世界中,英伟达DLSS 4使用新的Transfomer模型大大提升了图形稳定性,同时和《荒野大镖客2》一样也减少了植
由于AIC沟通问题、中国春节放假、BIOS调试等种种原因,RTX 5090/5090D、RTX 5080上市初期的供货将非常紧张,3个月内都不会有明显改善。作为英国顶级零售商,OCUK公开表示,RTX 5090确实极度紧缺(Mega Tight),因为马上就要开卖了,但他们手里的货只有个位数,开卖后或许能翻一番,但是也不过十来块。好消息,RTX 5080虽然也很紧张(Very Tight),但没有RTX 5090那样夸张,已经到货几百块。有意思的是,OCUK声称,RTX 50系列首批供货将优先供给中国内地市场。从目前的情况看,初期想轻松入手一块RTX 50显卡是相当困难的。RTX 5090/5090D作为16499元起的顶级半专业卡,显然不是为大众玩家准备的,8299元起的RTX 5080则将是厂商们初期推广的
RTX 5090性能评测正式解禁,油管频道Hardware Unboxed将RTX 5090在2K/4K原生分辨率上对17个3A游戏上进行了测试,同时将测试成绩和RTX 4090、RTX 4080、RTX 4070 Super、RX 7700XT等一众上世代高端显卡进行了对比。 测试平台: CPU:AMD 锐龙7 9800X3D主板:微星MPG X870E Carbon Wifi,开启Resizable BAR电源:微星MPG A 1000G ATX 3.0 80 Plus Gold 1000WSSD:微星Spatium 1TB M470 PCIe 4.0 NVMe M.2操作系统:Windows 11,24H2驱动:英伟达GeForce Game Ready Driver 566.36 显卡: RTX 509
1月23日消息,随着RTX 50系列显卡的发布,英伟达同步发布了DLSS 4技术,并通过多帧生成(MFG)技术显著提升了游戏帧率。DLSS 4的多帧生成技术通过最新的Transformer模型分析游戏场景,并插入额外的“虚拟帧”,从而提升游戏的流畅度。与最初的DLSS技术相比,DLSS 4在性能提升上已经取得了巨大进步,最高可将帧率提升8倍。然而,英伟达似乎并不满足于此,根据最新消息,英伟达正在探索进一步提升DLSS多帧生成技术的可能性,未来有望实现生成高达16帧的目标。目前,DLSS 4的多帧生成技术已经能够生成多达3个额外帧,相比前代技术有了显著进步。英伟达表示,未来DLSS版本可能会进一步提升这一数字,甚至达到16帧。当然这一目标的实现不仅取决于技术能力,还需要考虑玩家的实际需求和体验。在一次采访中,英伟
5070是英伟达新50系更具性价比的主流显卡,根据欧洲零售商Proshop的曝光,NVIDIA的中端显卡GeForce RTX 5070 Ti预计将在2月20日发布。这也意味着RTX 5070 Ti首次有了明确的发布时间,而Proshop作为一家掌握NVIDIA GPU销售动态的零售商,其消息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与此同时,AMD副总裁David McAfee宣布,新一代RX 9070系列显卡将在3月发布,这一时间点比预期晚了许多,尽管AMD的显卡已经到达部分零售商,但它们仍需等待两个月才能正式开售。此次RTX 5070 Ti的发布时机显得尤为重要,NVIDIA在AMD之前推出RTX 5070 Ti,可以在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让消费者能够更早地比较和选择适合自己的显卡产品。RTX 5070 Ti采用了精简版的GB
1月22日消息,RTX 5090的规格已经足够高了,但没想到,它本来的面目更凶狠,无论核心数还是功耗。Chiphell论坛的网友“omonob”从特殊渠道搞到了一块RTX 5090的工程样卡,是早期给AIC厂商做设计参考的,生产于2024年7月中旬。从曝光图上看,它的核心编号为GB202-200,略高于RTX 5090正式版的GB202-300。规格自然也更高一些,CUDA核心数为24576个,比正式版多了13%,也就是额外开启了22组SM单元。核心频率设定在2100-2514MHz,也明显高于正式版的2010-2410MHz。显存同样是32GB GDDR7,一共16颗芯片,位宽也是512-bit,不过等效频率高达32GHz,高于正式版的28GHz,因此带宽足足有2TB/s。可以想象,功耗高得多,但没想到足足有
新一代卡皇和上一代卡皇尺寸对比来了!日前,有海外网友对比了RTX 5090和RTX 4090的高度,可以明显看到二者有很大的差别。RTX 5090高度为40毫米,而4090高度为61毫米。当然,如果你拿RTX 5090和Xbox Series S主机对比,会显得这个性能怪兽个头的确不小……但和RTX 4090相比,还是小了一圈:目前RTX 5090的评测尚未解禁。更多尺寸对比,上是5090,下是4090:和40系其他显卡、Switch对比:
京ICP备14006952号-1 京B2-20201630 京网文(2019)3652-335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6753号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未成年人举报:legal@3dmgame.com
CopyRight?2003-201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54473036)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