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探足球比分

图片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时事焦点 > 新闻详情

进化?马斯克计划用“半机械人”与人工智能竞争

时间:2017-02-17 14:43:49
  • 来源:互联网
  • 作者:NT
  • 编辑:newtype2001

在人工智能时代,人类如何保持自己的优势地位?埃隆·马斯克认为,“赛博格”(cyborg,又称改造人、机械化人、机械化有机体)是这一问题的答案。2月13日,在迪拜举行的世界政府峰会上,这位特斯拉公司和SpaceX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讨论了“生物智能和数字智能结合”的必要性。

马斯克称,计算机对于人类最主要的优势之一,便是它们能以极快的速度发出信息。人类的打字速度是有限的,但计算机发送信息的速度却能达到“每秒一万亿字节”。随着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变得越来越先进,人类也需要进行演化以保持优势。“一些连接大脑的高带宽互动设备将帮助人类和机械智能之间达到某种共生关系,或许还能解决控制权和实用性的问题,”马斯克在谈到人类需要把思维和电脑结合起来的时候说道。

在之前的讨论中,马斯克提到了一个能连接人类大脑和电脑的系统,即所谓的“神经织网”(neural lace)概念,指的是在人类大脑上加入一个数字化的智能层,美国知名科技网站Recode在去年的Code大会上第一次提出了这一概念。在引入这一概念之后,马斯克还透露了互通界面研究的进展,并深入讨论了他对人工智能未来的看法。

马斯克还表达了对“深度人工智能”(deep AI)的担忧,认为一个普通的人工智能将“比地球上最聪明的人还要聪明”。尽管人工智能技术还不是迫在眉睫的威胁,但马斯克称,人类大脑和机械智能的结合将确保人类在未来继续拥有统治力。

马斯克称眼下人工智能已经在取代人类工作上造成了威胁。在世界政府峰会的演讲中,马斯克特别提到了自动驾驶汽车——特斯拉公司是该领域的领军者,认为人工智能将取代人类驾驶者,特别是货车司机、快递公司驾驶员和出租车司机等岗位。

“从技术革新的角度,最近的冲击便是自动驾驶汽车,但是许多人的工作就是开车。事实上,我觉得这可能是最大的一个雇员人群……各种形式的驾驶工作。”马斯克估计,一旦自动驾驶汽车的人工智能接管了人类的驾驶工作,全世界大约会有12%到15%的劳动力失业。

科幻电影《苹果核战记》中的半机械人

赛博格这个舶来词汇是对英文“Cyborg”的音译。它是指运用科学技术对人类身体进行控制和改造,从而使人类身体的机能更加强大。我们不妨用一个更加通俗的词汇来称呼人类与机器“混血”后的结果——半机械人。

科幻作品中从来都不缺乏“神通广大”的半机械人,然而人类真的终将走向这条道路吗?

现实篇

借机械之力,突破身体的“牢笼”

“我想过一段时间我们可能会见证生物智能和数字智能更紧密的结合。”马斯克认为,结合的关键在于网络带宽,也就是人类大脑与数字化大脑的连接速度。他相信未来更高带宽的脑机传感器可以帮助创造人类和机器智能的结合体。

抛开人工智能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威胁,人类对半机械人的憧憬,有着根深蒂固的原因。

一个不得不承认的现实是,人类无穷的欲望始终受限于脆弱的身体。这是显而易见的:博尔特目前保持着人类百米赛跑的纪录,折算成时速也就37.5公里左右,并且即使博尔特本人也不可能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奔跑一小时。

而人类自身的进化又是相对缓慢的。不妨用摩尔定律来说明这一尴尬局面: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元器件数目,约每隔18—24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与此相应,大部分人的手机每隔一年半就会更换一次,其功能更是花样百出。在这一过程中,你可曾感受到人类身体的进化?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不但是双腿和大脑,人类身体在很多方面都难以与机械相媲美。但人类的愿望并不因此而偃旗息鼓,甚至可以说这种尴尬的局面催生了另一种听起来有点奇怪的欲望:如果把人类的身体和机械结合起来,效果会不会好一点?

其实,未来感十足的半机械人,在现实生活中已经有了苗头。

美国小伙子蒂姆·加农曾在自己的胳膊里植入了一个大小跟智能手机差不多的电脑芯片,并将其命名为“Circadia 1.0”。这块芯片可以监测他的生命体征,并把这些数据发送到他的手机上。比如,如果“Circadia 1.0”觉得蒂姆快要发烧了,就会给他的手机发个短信告诉他。

而西班牙艺术家尼尔·哈比森直接在自己的脑袋上动起了心思。他患有色盲症,但是却可以“听”到颜色。尼尔在自己的颅骨上安装了一个类似摄像头的东西充当他的电子眼。这个电子眼可以捕捉到外部世界的颜色,然后将其转化成声波,并通过骨传导传到尼尔耳朵里。在尼尔的世界里,每种颜色都对应一种声调,比如红色是F调,黄色是G调,蓝色是C调,绿色是A调……

科幻篇

超越思维局限,让人机无限联动

与现实中的尝试相比,科幻作品中的赛博格技术才叫真正的天马行空。而且这类作品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科幻电影《攻壳机动队》《银翼杀手》《机械战警》,到后来的《阿凡达》等等可谓层出不穷。

在《机械战警》中,尽忠职守的警官墨菲与匪徒们发生枪战,墨菲不幸中弹,身体被打成“筛子”,被抢救后变成了只有脑部还有微弱活动信号的植物人。不过故事出现转机,在赛博格技术的帮助下,墨菲不但站了起来,还成为刀枪不入的机械战警。《钢骨》中也出现了类似的情节,只不过让主角获得重生的赛博格技术来自神奇的外星能量。

《攻壳机动队》中的半机械人似乎更符合近未来赛博格技术的发展趋势。影片中的人类依然拥有生物大脑,但是其他身体部件由机械替代。同时,半机械人可以和电脑连接,并利用电脑来指挥机械肢体。这与现实中的脑机结合技术有相似之处。

与上述电影在人体内植入钢筋骨骼不同,电影《阿凡达》《明日边缘》《第九区》等都涉及人体外骨骼动力装甲,特别是《明日边缘》和《第九区》完美地再现了赛博格技术支持下的人类外装甲武器系统。不得不提《阿凡达》之中的“移动平台装甲”,这样具有人形的且火力巨大的装甲平台,由人操控,但是其能力却是超人的,比现在任何一种装甲武器都具有攻击性和灵敏性,在速度上也完胜坦克装甲车。

《明日边缘》中的单兵携带式外骨骼武器系统则在《阿凡达》基础上更进了一步,人类走出了移动平台式装甲的驾驶舱,将自身变成了武器平台。这样每个士兵就是一个武器平台,单兵的作战能力更是呈几何倍数增长,而士兵伤亡率却下降了。

更有甚者,电影《终结者》中出现了液态金属机械人,这种机械人完全由液态金属构成,在正常情况下可以像人类一样行走运动,而在危机时刻,可以液态化,从家里的下水道流进地下水管道中或者从门缝里穿过。由于液态具有随形性,这些液态机械人可以变成任何一种外形,也就是实现了变形。

探讨篇

把人改造成“超人”,或是一把双刃剑

赛博格技术似乎为人类进化提供了一种“捷径”。除了上述所说的种种半机械人形态,它或许可以赋予我们更多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非凡能力。比如,如果与机械结合之后,就可以不知疲倦,不用再睡觉,很多抱怨人生苦短的人便相当于拥有了双倍的生命。更进一步,如果半机械人可以长生不老,岂不是更加妙不可言?

然而,任何事情都具有两面性,人机互联的赛博格技术也很有可能是一把双刃剑。

赛博格技术对人体功能进行了改变,使人类变得更像“超人”,但是这种改变肯定不局限于人体,而将波及道德伦理,甚至整个人类社会。在《机械战警》中,墨菲虽然变成了令匪徒闻风丧胆的超级警察,但却失去了与家人亲密接触甚至感受温情的能力。所以墨菲所获得的赛博格技术,对社会治安来说可能是好事,对他的家庭而言,却是沉重的打击。

墨菲作为一名警察,在被赛博格技术改造成机械战警后顺理成章地继续担负起惩恶扬善、维持社会治安的任务。可是,如果同样的技术被匪徒们利用,恶霸们拥有了所向披靡的超能力,后果将不堪设想。而且,像《阿凡达》和《明日边缘》中那样,人类通过赛博格技术拥有了惊人的杀伤力和破坏力,谁又来约束他们呢?

《银翼杀手》也探讨了半机械人所涉及的社会问题。剧中的复制人是拥有人类智慧和机械身体的生物,他们因自身能量即将耗尽而劫持星舰到地球寻找能量。这不禁让人想到,未来如果众多人口都变为半机械人,支持半机械人活动的能量将来自何方?而半机械人与血肉之躯的人类相爱,我们又该如何看待?这都是对社会伦理道德的考验。

再说了,人类已经凭借对工具的灵巧应用站在了地球食物链的顶端。假如赛博格系统使人类更加强大,强大到可以随意上天入地,完全突破了自然的限制,到那时候,人类会与自然和谐相处,还是对地球造成更大的破坏,也真的很难说。

人类对技术的追求永不停歇,但是未来要不要把那些看起来很美妙的技术嫁接到自己身体中,还是要三思而后行。

0

玩家点评 0人参与,0条评论)

收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分享:

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

他们都在说 再看看
3DM自运营游戏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