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游戏行业的历史回顾:主机游戏DLC的进化历程
- 来源:3DM新闻组-druiber
- 作者:newtype2001
- 编辑:newtype2001
随着次世代的到来,我们非常有必要对当代主机的成就与创新进行总结与回顾。现在,DLC(可下载内容)毫无疑问已经不是什么新鲜概念了,但其实DLC在当代游戏市场中也是经历过一些值得一提的创新的。
形式1:单行DLC
这是最传统的DLC形式。有的是FPS地图包,有的是竞速游戏新车辆,总之都是在游戏本体发售以后,厂商放出的追加内容,目的不仅是为玩家提供更多游戏内容,而且还要让玩家可以在游戏中花费更多时间。DLC的价格非常灵活,从免费到20美元都有,大多数都在10美元左右。一款游戏可以有许多DLC,每款DLC都可以根据内容进行不同的定价,但所有DLC一定都是在游戏本体以外,需要玩家额外付费或下载的。有的时候,这种DLC在发售的时候就已经存在于游戏光盘上了,只不过是被锁定了,当初的《超级街霸4》就因为这种名不副实的DLC引起网友炮轰。后来有更多厂商采用这种做法,不过换了一个更好听更光明正大的名称。
形式2:首日DLC
顾名思义,这是在游戏发售首日就可以购买的DLC。就像刚才说过的,这种做法非常具有争议性,因为大多数时候这部分追加内容完全是包含在游戏光盘上的,只是需要玩家付款将其解锁。这明摆着就是把一款完整的游戏拆开卖,赤裸裸的圈钱行为。现在,大多数游戏厂商已经意识到了,玩家不傻,不会盲目地购买一切追加内容,而且这种缺乏诚意的做法会让玩家感到气愤,故意不去购买这款DLC。
但有的时候首日DLC也是带着诚意而来的。有些制作组在游戏最终定稿,进厂压盘以后,继续制作了一些追加内容,于是就会通过首日DLC的形式发售这部分内容。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反而应该为游戏厂商的制作速度叫好,只可惜仍然会有玩家觉得一切首日DLC都是骗人的。玩家当然有权利选择买或者不买某款游戏产品,不过不应该不分青红皂白地拒绝所有首日DLC。有的游戏厂商是为了圈钱故意把游戏拆开卖,如果再有游戏厂商迫于玩家压力,把已经制作好的DLC拖到游戏发售一个月以后再推出,那就太可悲了。
形式3:DLC季卡
虽然这种形式刚出现不久,不过许多开发组和发行商都非常喜欢,因为季卡的本质是DLC的预售。如果你在几年前跟我说你要在开始制作DLC之前先向玩家收费,我会认为你疯了。可是现在的事实表明,这个想法非常可行,而且玩家们还是一下子预购好几款DLC。预购的时候甚至根本不知道自己买的是什么东西。换到其他产业中,这中交易方式看上去太疯狂了。但没人能否认游戏DLC季卡存在的意义。
游戏厂商在销售季卡的时候,价格一般都会比单独购买所有内含DLC要便宜一些,如果你非常喜欢这款游戏,本身就打算入手全部DLC,那么购买DLC季卡就可以省很多钱。随着这种形式渐渐流行,大多数人已经非常认同DLC季卡了,只是偶尔会出现像《生化奇兵:无限》一样的作品,让我们知道购买季卡可能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实现所有价值。DLC季卡的另一个风险就是,游戏厂商可能会发布大量DLC,而有一些是不会被包含在季卡中的。因为游戏厂商单方面决定了季卡所包含的DLC内容,所以玩家在这方面很被动,最优秀的DLC可能还是需要单独购买。
DLC季卡最早只能通过电子版预售进行购买,但在许多实体游戏商店中我们都可以越来越频繁地看到与网上同样价格,出售下载码的实体商品。这种做法为玩家们提供了更多选择,可以避免将自己信用卡信息放到网上,甚至不需要信用卡。
形式4:实体DLC。
是的,这有点自相矛盾了,DLC本身代表的就是“可下载内容”,既然是可下载的,为什么还要有实体产品?这有个很好的例子:
《小龙斯派洛》
玩家想到DLC的时候,肯定不会将这些玩具当做DLC。这些玩具不是传统形式的DLC,但恰恰和DLC的概念完美吻合:游戏发售以后的追加内容。玩家可以将单独购买的玩具通过“传送门”送进游戏中,因为这款游戏面向的是儿童玩家,他们没有信用卡,所以这些DLC全都以实体形式发售。玩家不仅能获得游戏中的新角色,还能够像玩普通玩具一样玩耍。
现在的家长对于新奇球探足球比分产品都非常了解,所以将这一整套玩具/DLC作为礼物送给小盆友,通常会非常受欢迎。从营销的角度来看,这种DLC的形式非常明智,再加上它的受众是熊孩子。这年头,熊孩子的钱最好赚了。成年人给熊孩子买玩具从来都毫不含糊。
这种实体玩具型DLC会成为新的市场热点吗?游戏厂商会推出更加成人向/核心向的手办DLC吗?如果小吵闹以实体DLC的形式登陆《无主之地》或者“小强”登陆《使命召唤》,你肯花钱买吗?我们已经看到了DLC的创新历程,现在次世代又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机会,究竟DLC会向哪个方向发展,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玩家点评 (0人参与,0条评论)
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