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发布
近期大作
-
四海兄弟:故乡
2025-08-08血腥 -
鬼灭之刃 火之神血风谭2
2025-08-05动漫 -
忍者龙剑传:怒之羁绊
2025-07-31探险 -
禁闭求生2
2025-07-30沙盒 -
Ratatan
2025-07-24类 Rogue -
杀戮空间3
2025-07-24恐怖
- 更新:2024-12-26
- 平台:PC
- 开发:Edge of Reality
- 发售:2002-08-20
- 类型:射击游戏
- 语言:英文
当说到80年代那些宇宙怪物作招徕的经典惊吓电影时,想必大家会立即想到“异形(Alien)”吧。其实当年还有一套不俗的同类型影片“怪形(The Thing)”,笔者当日还吓至不能入眠。事隔几近廿载,竟然有游戏公司打其主意,将这套陈年之作化为电脑游戏推出,到底它又会否再次为人带来又一个无眠之夜呢?
游戏当续集?
“The Thing”影片的故事是说一班科学家在南极基地发现一艘外星飞船,之后船上的怪形(The Thing)便一一寻袭这班科学家,最后是由却罗素饰演的主角壮烈牺牲和怪形同归于尽。游戏版本的故事并不是把电影内容重现一次,而是以后续的型式出现,这对一直期盼电影续集的朋友可能是个补偿吧。游戏的故事发生在电影故事后三个月,一队军方的拯救小队来到(终于!)那南极基地,调查那班科学家的神秘死亡事件(这是否意味着电影里幸存的两名科学家最终亦难逃一死呢),而怪形当然在等着他们……
群策群力
玩家控制的角色是Blake这位拯救小组的领袖,率领一批队员执行任务,他们都有着一些能力是你所缺乏的,所以不要以为你可以掉下队员独闯龙潭。你的队员分为三大类-Engineers、Medics和Soldiers。Engineers懂得开锁、操作电脑、启动动力装置和最重要的-Save Game!!!Medics可以治理一众队友,事关游戏里的药箱并不像同类型游戏般那么容易获得。Soldiers则是拥有强大火力的家伙,对付怪形事半功倍。开发小组表示他们打算把小组的人数定在3个至5个,不过控制方面则没有透露,希望他们可以制作一个方便的系统出来,免得平白浪费了这特别的玩法。
Trust No One?
有看过电影的朋友都知道怪形的可怕之处并不在于其杀伤力(和其他怪物相比,它的杀伤力并不十分大),而是它会在不知不觉间侵入人体(或其他物体)。作为小组领袖,你要适时地判断那位队员已被“感染”,亦要令队员们的信任指数和恐惧指数保持在适当水平,免得他们因互不信任或过份恐惧而作鸟兽散。你要作的事馍多了:医疗受伤的队员以表示你是关心他们、把武器交给队员以示你信任他们...你所作的每一个决定都会影响上述指数,所以必定要谨慎行事。
《The Thing》这个电脑游戏版本能否和电影一样带来惊吓还是未知之数,不过从画面看来似乎是杀戮元素较重。游戏还要待大半年后才推出,且让我们拭目以待它会否再令人不能入睡吧!
- 更新:2003-03-04
- 平台:PC
- 开发:Co-Developer: Maddox Games / 1C Company
- 发售:2013-12-26
- 类型:射击游戏
- 语言:简中 | 英文
对二战游戏,特别是空战飞行游戏有兴趣的朋友应该都知道,已往市面上这类作品多选材于太平洋和大西洋两大海域的战场,珍珠港就是其中的代表,而关于欧洲东线却成了被遗忘的空白,难道这里没有可挖掘素材吗?事实并非如此,二战期间苏德战场上的空战甚为悲壮惨烈,德军发动的“巴巴罗萨”行动令苏联空军严重受创,但顽强的苏联飞行员仍在这种不利的局面下英勇回击,最终随着大批如黑死神一样的伊尔2战机投入战场,胜利天平的倾斜才逐渐发生逆转。能再现如此史诗般空战的作品,终于在2001年由亲临战火洗礼的俄国人制作完成,游戏名为《伊尔2》,意在纪念当年立下赫赫战功的经典机型IL2。游戏开发者并没有在作品中融入多余的国家主义情绪,反之他们持有着执着严谨的工作态度,将已往模拟飞行游戏中从未有过的逼真螺旋桨飞机空气动力射击的精髓表现了出来,这也是《伊尔2》在2001年大受好评、以至成为WCG提名比赛项目的原因所在。
时隔一年有余,《伊尔2》的资料篇《被遗忘的战争》再度重拳出击,令我等飞行游戏fans雀跃不已。如果说大家对前作的背景只是一知半解,那这部资料篇所描述的战争就更加鲜为人知了。它包含了1939至1940年间芬兰之战和1945年初苏德争夺匈牙利巴拉顿湖这两部战役。根据1939年8月苏德签订的《互不侵犯条约》,斯大林将芬兰划进了自己的势力范围,并对芬兰提出领土要求,但是遭到对方的拒绝,这导致了苏联红军于1939年9月30日对芬兰的入侵。战争持续到次年3月13日,芬军最终不敌强大的俄军,被迫与苏联签订《和平条约》。为了摆脱苏联的威胁,芬兰开始向德国寻求支持。在德国秘密谋划的“巴巴罗萨”计划中,芬兰作为德军计划从北面对苏发动进攻的先锋核心,受到了希特勒极大重视。1941年6月,德军对苏联发动全面进攻,50万芬兰军队亦加入进攻行列,很快被苏联占领的原芬兰领土就得以收复。但是当芬军得到属于自己的稳固战线后便很快收兵回国,无论希特勒怎样要求芬军向列宁格勒方向推进都无济于事。
随着德军在斯大林格勒的惨败,东部战线发生了本质性转折,在俄军的强大压力下,芬兰不得不于1944年9月再度与苏联签订了条件更为苛刻的《停火协定》并掉转枪口对德宣战,这为它们的安于现状付出了惨重代价。素有“匈牙利之海”美称的巴拉顿湖,不仅是欧洲大陆最大的淡水湖(不包括苏联和斯堪的纳维亚部分),而且这一地区还有着极为丰富的石油储量和德国残存的工业基地。1945年1月18日,为了守住这最后的一丝希望,德军在布达佩斯至巴拉顿湖一线向苏军发起了反突击。当然,德军这次绝望的攻势在如潮水般的苏军面前很快就在3月中旬土崩瓦解,一个多月后第三帝国灭亡。在《被遗忘的战争》中这两场宏伟的战役分别包括10个单人任务和5个多人任务,而且还可通过强大的任务编辑器设计全新剧本。
在《伊尔2》系列中,虽然主角是苏联有史以来产量最大的军用飞机IL2,但为了吸引所有的模拟飞行游戏爱好者,作品中仍不乏活跃一时的德国、苏联、英国、美国等其他型号战机。经历过二战的飞行员和相关物理学专家介入到游戏的制作过程中,使得每种飞机都有独特的空气动力表现,尾旋、失速、黑视、红视、扭转力矩等专业常识都会令有经验的非经fans充分领略到真实的乐趣。也许这一切并没有革命性的变化,在气动细节上也不尽完美,但《伊尔2》仍然带来了螺旋桨时代无可比拟的空战体验。在资料篇《被遗忘的战斗》中,制作者增加了如苏联的IL4、匈牙利的Me-210Ca-1、芬兰的装备2/4×20mm机炮Hurricane Mk II野战型和德军Bf-109改进型等等三十款左右新机型,不过能由玩家控制的也就只有一半,除此之外数款由IL-2狂热爱好者自己制作的战机被也收入进来,其中包括Brewster Buffalo F2A (芬军)、P-40(美国根据“租借法案”为苏联提供)、P-40(装苏制机炮的改型)、P-40(装VK105P型引擎)和一款AI控制的Fokker D XXI型,扩充了游戏的丰富性与可玩性。
本作的图像引擎与前作如出一辙,综合表现力量较为突出。在广阔的场景里,整体环境刻画相当精细,在高空中鸟瞰地面,农田、牧场、森林等不同地形一幕了然,而天空中的云朵光线也让玩家感到无比真实。各式各样的飞机从里到外都根据真实模型再现,尤其是座舱那的细节更是了得,各种仪表盘、指示计、操作杆都无一不是立体感十足,不过座舱里不会出现飞行员被击中惨死其中的景象,这也反映了制作者崇尚和平反对暴力的意图。当激烈的空中厮杀展开时,炮火、机枪的射击表现畅快淋漓,笔者经常能体会到在条条火舌间隙穿梭的刺激,玩过《荣誉勋章:先头部队》的朋友可以回忆一下开场空降的场景,本作中空战的激烈程度要大大超乎想象。在CS中发扬广大的的各部位伤害设定在此也有良好体现,当敌机向笔者的飞机倾射了几十发子弹机时并未见得会造成致命伤害,而如果被击中油箱、引擎等要害部位那就有可能被“秒杀”。不过若想体验这些最好在进入游戏前适当调节显示设置,以免让空中王牌变没头苍蝇。
操作方面,《被遗忘的战争》可以说兼顾了模拟飞行初学者和骨灰级高手,他的键位虽然也遍及键盘很大区域,但好在组合键不多,初学者只要掌握几个即可翱翔蓝天。本作音乐保持二战军队特有的进行曲风格,飞行时的各种音效可以给玩家很好的反馈出机体和周边环境的状况。对于喜欢模拟和战争的游戏玩家,《伊尔2》可以说是个不折不扣的施展空间,其他飞行领域的作品都无法和它相提并论。
- 更新:2002-01-24
- 平台:PC
- 开发:Co-Developer: Maddox Games / 1C Company
- 发售:2013-12-26
- 类型:射击游戏
- 语言:简中 | 英文
IL2是一款全面描述第二次世界大战东部战线德军和苏军空战的游戏。此游戏包括了种类多样的单人任务,例如地面攻击,歼灭敌军,护航拦截和反登陆等。玩家可以在职业模式中选择驾驶俄国或者德国的战斗机,以及俄国的轰炸机。IL-2将完整的表现东部战线的空战,而且还可以让玩家在原有的任务之外自己设计任务。
多种战机任你选
IL-2 Sturmovik的焦点不仅集中在IL-2上,还涉及到了其他类型的俄国飞机,包括LaGG-3和MiG-3。每一种飞机都有几种不同的变化,同时每一种变化都有不同的武器装填系统。除了这三种飞机以外,你作为俄国飞行员还能驾驶美国制造的P-39 Airacobra。
如果扮演德军,你可以驾驶三种不同类型的Messerschmidt Bf-109(F和两种G的变化)。另外还有一些额外飞机包括FW-190,Yakovlev的几种不同类型(Yak-3和Yak-9),还有同样有名的Ju-87 Stuka俯冲轰炸机。
惊人的视觉效果
IL-2的图象没有什么显著的缺点。飞机模型非常的漂亮,特别是在细节方面下了很大功夫。
IL-2中的虚拟座舱制作的非常出色,仪表盘清晰可见。空战对飞机所造成的破坏会从方向舵,副翼和螺旋推进器等飞机上不同的地方表现出来。
车辆模型也是IL-2中给人印象最深刻的东西之一。游戏中提供东部战线各种坦克,卡车和炮车。所涉及的范围将从BT-7轻型坦克到怪兽Pz VIb“老虎王”,而且它们会在游戏的任务中出现,而且在以后那些用附属的任务编辑器自制的任务也会把它们包括在其中。这些模型都有着惊人的高细节,甚至涉及到了伪装方案。
- 更新:2025-01-09
- 平台:PC 掌机
- 开发:MileStone Inc.
- 发售:2022-12-08
- 类型:射击游戏
- 语言:英文 | 日文
CITY interactive发行的游戏《坦克大战》,玩家将有机会驾驶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各种坦克执行各种各样刺激的任务和参与大规模的装甲战役。
- 更新:2004-03-18
- 平台:PC
- 开发:Atlanteq
- 发售:2004-03-18
- 类型:射击游戏
- 语言:简中 | 英文
《Steel Saviour》为意大利Atlanteq开发的发挥游戏机乐趣为核心概念的横版射击游戏,以最新的3D运算技术制作出游戏中的各种角色、背景、及震摄人心的大头目。
在这款游戏中,玩家将扮演一位孤独的驾驶员,探索一个神秘的星球,你要鼓起你的勇气和技术来寻求这星球的根源,当你穿越过了4大区域:水、火、风、能量区域后,第五大区域存在的都是怪兽,找出这个神秘星球隐藏的秘密。
3D引擎支持的滚动条射击游戏
藉由着3D引擎,飞机移动速度顺畅,敌人的火炮攻击迅速确实,3D效果的游戏背景带来横向滚动条射击游戏的新震撼,深浅层次分明让人有如融入游戏画面之中。
各有特色的五大关卡
本款游戏总计有五大关卡,各有不同的风格特色,你必须驾驶着你的太空飞机突破水、火、能量、风、怪物这五个区域,这五大关卡是依据这四种要素来加以设 计,不知名的怪物把地表上的这些元素窃取走,使得主角所居住的星球变的死气沉沉,而你的任务就是要潜入地心,打倒每个关卡的头目,把水、火、能量、风这四 样要素夺回,让地表恢复生机。
使出连续攻击的超现代武器装备
若是您在很短暂的时间内连续击落数只敌人,你会造成所谓的COMBO攻击,依据您连击的字数多寡,您会获得额外的奖金以及特殊道具,在敌人充斥的地底世界里,增强自己的火力是求生的不二法门。
除了所谓的连击系统,原厂还特别设计了有防护功能的副武器,游戏进行中您会获得所谓的副武器,您可以依据目前的状况交互运用,在被敌人包围的时候,副武器往往能帮助您脱出重围,再加上他可以抵销敌人攻击。
描绘逼真
玩家可以明显的感受到雾气、暴雨、沙尘、飓风等朝着您过来,32位画素超高分辨率,飞机主体和背景之间可以明显的感觉到远近之别。
和一般横向滚动条射击游戏不同的是,本款游戏最多可达4.5层上下卷动,画面不单局限在固定的范围,如果您愿意的话,您也可以将宇宙飞船开进水中,上下移动完全不受限,在游戏时,画面特效的闪电、水花也精密的绘制。
双人模式
本游戏支持双人模式,由于游戏操纵十分简单,因此小朋友也可以简单上手,非常适合亲子同乐,您也可以召集几位好朋友一起来进行双打模式,彼此分工合作一起打倒敌人。《Steel Saviour》也支持把手和操纵杆,只要您在设定选项内把按键对应设定好,就可以和朋友轻松同乐。
- 更新:2025-01-05
- 平台:PC
- 开发:City Interactive
- 发售:1970-01-01
- 类型:射击游戏
- 语言:英文
这是1942年6月4日,你在中途岛和日本飞机遭遇,并遭到雨水般轰炸。这致命的攻击是敌人妄图控制太平洋上空的一个前奏。你是一名美国飞行员,必须证明自己是一个合格的飞行员,并对抗日本轰炸机。游戏中有21个任务和多人联机模式,玩家可选做美方或日方。共有20款飞机类型,壮观的历史场景,将为您带来惊险刺激、充满血腥的战斗。
- 更新:2024-12-17
- 平台:PC
- 开发:Stainless Games
- 发售:2008-06-30
- 类型:射击游戏
- 语言:英文
本游戏从第三人称视角展现了一个一战期间的双翼飞机。玩家的目标就是毁坏尽可能多的双翼飞机、小型飞船、坦克、碉堡、金字塔和建筑物。
- 更新:2024-12-19
- 平台:XBOX360
- 开发:id Software
- 发售:2012-06-26
- 类型:射击游戏
- 语言:英文
雷神战争属于FPS(第一人称射击)游戏,去年年底发布的PC版本,已经相继推出了PC, Linux, Mac版,今年五月将会推出PS3和Xbox360版本,可见雷神战争是非常出色的游戏,值得你试试,就算你从来没有玩过这类游戏,或者是射击技巧很糟糕,只要你没有"3D游戏晕眩症@.@" 就可以来玩雷神战争,因为雷神战争不是单纯的射击游戏,需要团队配合有一定战略要素,游戏里除了需要主力的进攻兵力外还需要其它支援类兵种,你射击技术不好的话完全可以选择侦察兵/压制者(负责在后方部署各种火力支援炮台,然后去前线侦查敌方兵力,用定位仪器锁定需要打击的区域进行炮火支援,为攻击兵们扫清障碍)
优点:
紧张刺激的基于一系列连续任务的游戏体验
不断发展的任务进度使你不会无事可干或无处可去
有趣并且平衡良好的兵种,都值得你去尝试
良好的射击感,撂倒对手会非常有趣
缺点:
没有语音聊天功能
车辆和飞行器的控制键没有与步兵控制键万全分离
如果你把2003年的免费的《重返狼穴:深入敌后》和《战地》混合在一起,你也许就会搞出一个像《深入敌后:雷神战争》这样的东西。当然,原来的整个同盟国与轴心国的战争已经被《雷神之锤》世界的人类和Strogg入侵者的纠纷取代了,但游戏的本质并没有改变。两个敌对的团队会在试图达成一系列目标的同时干掉对方,不过这次你可以跳进一堆各式各样的车辆和飞行器中发动你的进攻。概念本身并不新鲜,但却被非常好地整合在一起,而关注于任务的游戏方式在吸引着射击游戏的老手的同时,也吸引着那些以往被老手们打得屁滚尿流的菜鸟们。
时间是2065年。Strogg种族进攻了地球以获取原料产生一种叫“Stroyent”的能源。如果你玩过《雷神之锤》,你应该会知道一些历史,但它们和《雷神战争》的多人游戏故事基本毫不相干,所以我们就直说了:你要么加入全球防卫力量(GDF),要么加入外星Strogg,然后把敌人射个麻花脸!
明显的,实际游戏远比这复杂。首先,在每场比赛前你需要从5个兵种中选择其一。任何《重返狼穴:深入敌后》的玩家都会发现GDF兵种很眼熟;Strogg兵种在名字上有所不同,但它们全都是对应的类似角色。GDF士兵和Strogg Aggressor是典型的前线步兵,医生和技术员在战场上救死扶伤,以及之类的。尽管如此,也别以为双方对应的兵种是完全一样的。比如GDF的Field Ops可以抛掷弹药包,与之类似的Strogg Oppressor却不需要干这种事,因为外星武器不需要这些,它们却可以设置战术护盾保护步兵或车辆。
还有其他一些微小但也很重要的不同。比如GDF医生可以立即复活倒下的队友,而Strogg技术员做同样的事却要花较长的时间。另一方面,Strogg技术员却可以使用它们的工具创建前线重生点---重生宿主---非常好用的技能。然后是GDF的Covert Ops和Strogg的Infiltrator,两者都可以把自己伪装成敌人的样子,前者可以使用能爆炸的监视摄像机侦查敌情,而后者可以释放好用的机械蜂进行远程战斗。差异不大,但却给各方不同的感觉,而且平衡性良好。
一旦你进入游戏,你就会被清楚地提示当前的目标---大多数情况下不止一个。队伍有一个主目标,随着战事的发展它也会转变。然后基于各个不同的兵种,他们各有自己需要完成的目标。你也许需要干掉敌人雷达、治疗队友、炸门,或者其他什么的。这样做的结果是你不会觉得无所事事,甚至新加入的家伙们也能感觉到自己出了一臂之力。另外,随着游戏的进行,你将获得勋章和提升等级---在开启了等级系统的服务器上玩时。随着你经验值的增加,你也会在当前战役中得到额外奖励,比如改进的武器、更快的武器、以及更多---取决于你所获得的经验和你所使用的兵种。
贯穿游戏的激烈战斗偶尔也需要车辆和飞行器的参与。特定的任务目标通常使局势聚焦于几个特定行动,所以,如果你喜欢《战地》式的局部战斗,你也许也会喜欢这个。如果你倾向于在坦克炮塔或者其他什么东西的驾驶舱里“安居乐业”,你依然能从中得到满足。但当目标从室外转向室内的下水道或掩体时,你就别再自顾自地想着上天或碾压视野中的敌人了---别以为这样就表明《雷神战争》里没有什么重要行动了,你依然可以在地面的血腥战斗中得到满足。
你依然可以像在《重返狼穴:深入敌后》里一样组建一个火力突击小队,所以这就是小队组织功能起作用的时候---虽然它不像你期望的那么必要。一方面是当你接手第二个任务时,你可以查看有谁参与,然后组建一个救急小队。另一方面是,《雷神战争》不支持语音通话功能,所以你无法方便地向你的火力突击小队下达命令。当然,你可以使用第三方语音客户端,不过你就不得不向你的所有队友说话,而不是特定的某几个队员。到目前为止,《战地》已经有了一套基于小队的语音通讯标准,不清楚为何《雷神战争》里没有这种功能。游戏中的任务非常明确,所以你的行动路径基本是笔直的。但如果你想在加入一个随机游戏的同时依然搞些出其不意的行动,游戏最好还是加入让玩家能够与特定队员单独通话的功能。
《雷神战争》中的武器非常恐怖。双方的武器都有可怕的破坏力。即使是非战斗兵种,他们的默认武器也是非常好用的。像Hyperblaster上在开火间轮换的小桶之类的细节也令人感觉很不错。车辆和飞行器也很容易控制。不爽的是,有一些对载具的控制键位和单兵的控制键位有冲突。比如,如果你想把你的Tormenor的油门控制换个按键,那就会同时改变快跑的按键。如果游戏能单独设定单兵控制按键和载具控制按键就好了,玩家不得不通过修改配置文件来实现这么一种简单而常见的改变。
有三种游戏方式:一张单独的地图、一个三张地图的一次性战役、一张单独地图的两轮对战。总共有12张地图,同时支持32个玩家---虽然我们见到的大部分服务器都设置在24人以下---覆盖了大部分近未来的环境:被火山毁灭过的大地、冰冻的苔原等。地图的平衡性很好,有大量建筑可做掩护,还有很多小山或谷地。
然而之前的《雷神之锤》系列游戏比《雷神战争》更好地表现了未来风格的战争---主要归咎于本作的开放的室外环境和自然风光。没有什么值得观赏的景色---虽然地图看起来很不错,但并没有描绘出一个饱受战火蹂躏的世界。室内区域显得平淡无奇,地面也缺少细节,这还多亏了平面帖图。爆炸和武器发射效果也很一般。但光照效果比较突出,尤其在植被茂盛的区域,载具和炮塔细节丰富。远景令人惊讶,没有任何突兀的雾化或多边形渲染。角色模型也不错,但动作有点尴尬。幸运的是,游戏运行得非常好。战斗喧嚣听起来也不错,武器声音太大了些。指令语音有些刺耳,某些话的语调简直不着边际(比如GDF的“You're welcome!”)。
如果你是《重返狼穴:深入敌后》的老手,这就是你理应玩的下一个作品。如果你过去不喜欢团队射击游戏,也许这个会改变你的看法。这种关注于目标的游戏方式不会适合于每一个人,尤其是那些习惯于混乱松散的战斗的人。但就像已经说过的,《雷神战争》非常有趣,值得所有FPS爱好者细细品味。
- 更新:2025-01-02
- 平台:PC XBOX360
- 开发:Kaos Studios
- 发售:2015年
- 类型:射击游戏
- 语言:英文
《前线之战火之源》是一款FPS游戏,与《光环》和《战争机器》等科幻背景FPS游戏不同,《前线》是以现代战争为背景展开的。游戏的制作公司是曾经参与开发《战地》系列游戏的KAOS Studios,玩家在游戏中不仅可以选择执行任务的种类,也可以选择何时执行并根据情况要求选择不同的兵种和装备。 游戏的故事背景被设定在距今20年后的近未来,由于能源危机的威胁,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日益紧张。为了获得充足的能源,世界各国不惜大打出手,从小规模冲突到大规模战争,世界大战将一触即发。玩家在游戏中可以选择加入两个联盟中的一个,但无论是哪个阵营,一场恶战都再所难免。 玩家在游戏初期只能扮演普通士兵,但可以选择的范围却十分宽泛,不仅包括武器、车辆,而且还包括所扮演士兵的兵种,比如突击队员或狙击手。而根据所选兵种的不同,玩家接受的任务以及在部队中所扮演的角色也会有所变化,从这个角度讲,游戏具备一些RPG游戏的特征。
- 更新:2024-12-24
- 平台:XBOX360
- 开发:Spark Unlimited
- 发售:2008年
- 类型:射击游戏
- 语言:英文
由Codemasters 代理 Spark Unlimited 开发的一款射击游戏《Turning Point:Fall of Liberty》是颠覆传统二战游戏的历史作品,背景设定於二战时期第三帝国佔领了欧洲大陆后,最后转向美国,故事描述1936年英国首相邱吉尔车祸病故,导致英国群龙无首被德军顺利攻下!德军迅速以闪电战称霸全欧洲!然后在1951年初向美国本土进军,希特勒下令必要之时将向美国本土发射原子弹!而面对这样的威胁,美国又要怎样击败来势汹汹的德军,避免象徵民主自由的势力被纳粹铁蹄击溃呢?
- 更新:2024-12-21
- 平台:PC XBOXONE
- 开发:Ubisoft
- 发售:2020-11-11
- 类型:射击游戏
- 语言:简中 | 英文
XIII是个颇受瞩目的游戏,最主要的原因,大概就是因为它使用了Cel-Shading(卡通渲染)技术。这是一项将3D物体转为类似2D手绘的卡通风格的技术,不清楚这项技术起源于何处,不过它在近几年正在火热地流行起来,大概要归功于2000年世嘉的子公司Smilebit制作的DC游戏“Jet Grind Radio”,此后游戏机平台上许多游戏都运用了这项技术,包括任天堂的塞尔达传说这样的名作。不过在PC平台上则很少见到,能引起注意的,大概只有去年底出的龙穴3D了。跟塞尔达传说等游戏不同,XIII中营造出来的是一种欧美漫画的风格。它使用卡通渲染技术并非是赶时髦,主要是因为它是改编自法国同名系列漫画的,因此这是最合适不过的选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