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在拥有了自己的第一台Xbox Series X主机,并开通了一整年的Xbox Game Pass服务后,我最先在这台机器上下载的游戏中,就包含了诞生于2006年的初代《战争机器》。
这个选择应该不难理解,就像你买PlayStation就一定会去玩“战神”和“神秘海域”,买了Switch就一定会去玩红绿帽子一样,作为目前Xbox阵营旗下最负盛名的独占游戏IP之一,我对“战争机器”系列中,靠着一把链锯枪就能手撕无数兽人的猛男马库斯,和他所率领的D小队,早已久仰大名。
但和很多新生代玩家拿起手柄后面临的尴尬情景一样,当我如今拿着性能完全溢出的本世代主机,去原汁原味地游玩一款画面在20年前算是顶尖的游戏时,肯定无法轻易体会到当时玩家们的新奇与激动。就算The Coalition工作室,在2015年为初代《战争机器》推出了画面升级后的《战争机器:终极版》,但其1080P30帧的画面规格,放在如今依旧是不够看的。
好在,如今他们又给我们这些后来者,端上来了经过再度翻新的《战争机器:重装上阵》。
你能最直观从这部作品中感受到的变化,自然就是它相较上面两位老前辈,在画面细节品质和游戏帧数上的升级。
根据官方的介绍,《战争机器:重装上阵》相比最早登录Xbox 360平台的原版《战争机器》,能实现9倍的画面分辨率提升。游戏在战役模式中可以稳定60帧游玩,且过场动画不需要额外的加载时间,多人模式则最高可以实现120FPS的刷新率。此外还支持可变刷新率(VRR)和原生高动态范围光照(HDR)等,当下最黑科技的游戏技术。总而言之,就是能给的都给了,一点不吝啬。
抛开数据聊点实际的。我想,只要你实际上手过本作后,应该都能立刻看出《战争机器:重装上阵》,相比原版和《战争机器:终极版》的画面提升。小到主角团身上盔甲的纹路细节清晰可见,场景环境的光照效果大幅提升,大到翻新后的游戏过场动画,其演出特效和场景细节,已经完全不逊色于六年前的系列新作《战争机器5》。硬要说有什么不足的话,可能就是游戏的底层美术资源没有重做,导致即便经过高清化后,观感相比后两代的宏大场景和鲜艳画面,多少还保留了些年代感。
在此基础上,值得一提的是,本作针对PlayStation平台的硬件特性,也有专门做出优化适配。
具体来说,除了常见的手柄麦克风外放游戏语音,和自适应扳机根据武器差异反馈不同的按压阻力外,我个人觉得最实用的,就是DualSense手柄在本作中会通过特定的音效和震感,提示玩家武器子弹即将耗尽。这关乎“战争机器”系列的特色机制之一——完美换弹时间,过去我在使用常规手柄游玩系列续作时,必须时不时瞟一眼画面右上角的子弹余量,才能防止自己错过按下换弹的最佳时机,但现在有了该功能后,完美换弹的成功率确实有所提升。
而以上这些,加上游戏多人模式中收录的原版所有地图、模式和枪皮,还有支持跨平台联机和进度保存功能,基本就是《战争机器:重装上阵》能为玩家们提供的所有新内容了。
乍看上去,你可能会觉得这缺乏诚意——毕竟,一款近20年前的老游戏,光有更好的画面,终究只能吸引到一些系列老Ass的关注。但在通关游戏的单人战役后,我可以告诉你的是,作为一款当初重新定义了第三人称视角掩体射击玩法的游戏,初代《战争机器》的玩法和关卡设计,哪怕到今天都未必显得过时。考虑到不少后来的同类作品都从它身上吸取了经验,如今再来回顾一下这位行业老大哥的英姿,应该不是什么坏事。
让我们先从游戏简单易懂但难于精通的操作模式,开始说起。
从初代《战争机器》开始,玩家的操作除了基础的瞄准和射击外,最核心的特色,莫过于让角色在掩体间进行快速且高效的移动。虽说游戏内不管是冲出掩体、翻越障碍,还是加速跑动、切换掩体,都只需要玩家按住单个按键即可完成,但其中的操作空间和对时机的把控,却是决定新手和老玩家在多人模式中战力差距的关键。
关于这点,之前我在多人模式的试玩报告中就有提到,借助游戏特殊的“滑步”机制,在多人模式中,系列老Ass们可以轻松靠着灵活走位和对地图点位的了解,把新手玩家玩弄于股掌中。再加上游戏强力的近战攻击和碰到就死的处决攻击,虽然在单人战役中,你可以躲在掩体后靠着游戏较长的TTK,把敌人硬生生磨死,但到了多人模式中,一旦你对游戏的掩体移动操作不够精进,那你大概率会经历很长一段时间被老玩家按在地上摩擦的悲惨遭遇。
而在关卡设计方面,距今19年的《战争机器》,同样展现出了不少亮眼的地方。
比如,在游戏第二章中,趁夜色赶路的主角团需要躲避夜行蝠的攻击,而你除了必须打爆一路上的煤气罐,让主角始终走在有亮光的地方外,你也可以在遇到敌人时,通过打坏他们头顶的灯,让夜行蝠成为你杀敌的帮手。再往后,你还会遇到两段特殊的战斗,一个是用探照灯帮队友引路,保护他去街道尽头帮你开灯,另一个则是一段驾车战斗关卡,你需要在车辆不损坏的前提下,用激光炮抵御一路上夜行蝠的攻击。二者都算是给原本只有掩体后站桩输出玩法的单人战役,添了些佐料,避免了游戏因玩法单一给玩家带来乏味感。
而这种关卡特色,后面也被传承到系列的每一部续作中,比如《战争机器4》里的类塔防关卡,《战争机器5》里的半开放世界支线任务。看得出来,系列除了表面上的硬汉血统外,内里其实也在不断尝试打破玩家对它的刻板印象,希望通过多样化的关卡内容,弥补因为玩法单一带来的玩家审美疲劳。
当然,作为一款老游戏的重制版,《战争机器:重装上阵》不可避免地也保留了一些原版游戏的问题。比如,你经常可以看到AI队友在你酣战时,对着一旁的空气开火;主角有时明明满血,却突然会莫名其妙暴毙——类似的情况,也会发生在有时呆立于掩体边毫无反应的队友身上。可即便如此,就像前面说的,我认为初代《战争机器》的单人战役流程,无疑有着很高的完成度和足够的关卡创意,放到今天也仍有值得一试的必要。
新手玩家可以把这部《战争机器:重装上阵》,当作入门系列的敲门砖,在从头体验初代D小队的传奇冒险的同时,它也可以作为你上手游戏多人模式的缓冲区。而对系列老玩家来说,高清重制的《战争机器:重装上阵》,肯定也会是一次回忆经典的好机会。考虑到系列的下一部正统作品,将是类似前传性质的《战争机器:事变日》,并且游戏已经确定会在明年正式推出。现在来回顾下老三部曲的开篇,也算是为迎接新作的到来,做好了准备。
当然,如果你期待的是紧接着《战争机器5》之后,更为宏大的系列故事展开,那么我们只能期待,The Coalition工作室的干活效率能早日提升一下。毕竟,现在距离《战争机器5》发售,已经过去了六年时间,就算明年的《战争机器:事变日》能按时与玩家见面,七年磨一剑的等待,对系列粉丝来说,确实是有些漫长了。
微星 MPG 322URX QD-OLED
31.5英寸
平面QD-OLED
3840x2160(UHD)
240Hz
0.03ms GtG
1500000:1
178°(H)/178°(V)
250尼特(SDR)/1000尼特(HDR)
HDR TRUE BLACK 400
DCI-P3 99% / sRGB 138%(CIE1976)
战争机器:重装上阵
Gears of War: Reloaded 京ICP备14006952号-1 京B2-20201630 京网文(2019)3652-335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6753号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未成年人举报:legal@3dmgame.com
CopyRight?2003-201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54473036) All Right Reserved
玩家点评 (0人参与,0条评论)
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