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们在聊天时提起JRPG的黄金年代,“最终幻想”“勇者斗恶龙”“沙加”等经典作品,总是会率先浮现于记忆中。当然,今天的主题并不是拉着你搞怀旧电子游戏历史。我想说的是,在“你方唱罢我登场”的黄金年代里,世嘉的经典JRPG“露娜”,也同样是一部分玩家的心头好。
非常遗憾的是,它没有前面那些超人气IP那般声名显赫,甚至在日本本土也未能跻身一线阵容。而到了十几二十多年前信息闭塞的国内,哪怕是知名“世嘉主机头子”的“电软”,都没有在自己刊物中对其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叙述。
正因如此,在2024年的某日上午,当我得知“露娜”有了新的消息,哪怕只是“高清复刻”,都让我一度怀疑那天是愚人节。直到我正式点进《银河之星 经典合集》的界面后,我才敢确切地说:1992年映在老玩家身上的那一抹月光,如今又一次洒在了我的掌心里。
话说回来,虽然我一直说“露娜”是个相对冷门的游戏,但一码归一码,冷门不代表游戏素质就差了些。老实说,在那个各路游戏厂商都在疯狂探索RPG玩法和内容的时代,各种各样的设计层出不穷,它们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后续问世的作品,处于这个时期的“露娜”,虽然没有什么开天辟地的独创性,却也是个挑不出什么毛病的“水桶战士”。
比如,那些年大多数的JRPG还停留在站成两排,一刀一剑互砍的简单回合制时,露娜就已经开始加入了“阵列”的概念。
简单来说,“阵列”是可以直接调整角色在战斗时的站位,并影响战斗节奏、战局把握的设计。需要说明的是,这和简单安排队伍成员攻击顺序或技能释放的“队列”设计,还不太一样。
举个例子,当你选择把角色扔到“阵列”最后,那他就不容易被敌人打到,但由于此时和敌人距离过远,你想让他近身输出,就得占用一到两个行动次数往前移动。而站在“阵列”最前面的角色,因为时常要和敌人贴身肉搏,就会获得“高防御、低攻击”的特殊BUFF。
诚然,现在听来这种玩法实在太常见了,这样叙述介绍让我自己都感到无趣。但放在当时来看,这无疑是个较大的革新。
在《露娜:银河之星》里,当你面对“自由都市梅利比亚”地下的水蜥蜴BOSS时,“阵列”配置就显得至关重要。毕竟,水蜥蜴有高伤害技能“火焰喷吐”,并且还有几率附带持续伤害,如果你的角色站位过于靠近岸边,BOSS就会直接使用该技能。按照剧情正常走向来说,你目前的等级是11级左右,面对这招几乎是一下就死。
因此,你可以把所有角色提前丢到最后面,那水蜥蜴想要喷吐就要浪费几个行动次数先靠近你的角色。另一边,主角加雷斯虽然是近战,但他的“剑舞”可以无视攻击距离,释放后还能“跳回原处”,而手持弓箭的露娜和拉姆斯亦能远程输出——所以,在水蜥蜴往前移动的这段时间里,你就有机会提前将其击杀。
而这还不算完。等到《露娜2:永恒之蓝》发售,“阵列”系统再一次扩充了新的内容——比如说,纹章。
纹章是隶属于常规装备外的一种特殊装备,它可以直接强化角色的各项能力。比如,露西亚装备“水の纹章”后,魔法威力就会得到大幅度提升。而在基础属性纹章上,还能再添加“女神纹章”等特殊BUFF纹章,这时属性就会有更丰富的变化。在面对不同的BOSS时,如果你只是靠硬打硬冲,往往会陷入苦战,但做好纹章搭配,并调整好“阵列”站位,你会发现游戏难度直线下降。
不过,由于当时的互联网远没有这么发达,不同纹章搭配能有什么样的效果,你只能是靠自己一个个尝试,然后找个小本本写下来。
老实说,即使“露娜”本身的玩法设计并不出挑,但倘若仔细感受,还是能琢磨出一些有意思的门道。
当然,这些玩法设计绝非“露娜”独创。要说“前排抗伤害,后排打输出”的“阵列”玩法,从“巫术”就初现端倪,再到“沙加”系列的推出,SQUARE就已经搞出了“阵列”的初步概念,以及基础的框架和思路。
不过,《浪漫沙加》推出的时间是1992年1月,而《露娜:银河之星》推出的时间是1992年6月。因此,我没法准确告诉你:这是双方互相撞了创意,还是“露娜”靠着五个月的时间差,疯狂COPY玩法。但不管怎么说,这都不影响“阵列”是当时JRPG开发的主流探索思路。
除了有点“特色”的“阵列”玩法外,《露娜2:永恒之蓝》最独特还有它的剧情故事。
游戏为你书写了一段没有NTR,没有三角恋,没有争番,只有纯粹真挚的情感的故事。然而……最后的结局里,男主角希罗和女主角露西亚还是遗憾分别。
当你心里怒骂制作团队不按常理出牌,为这段永恒的遗憾黯然神伤时,你会发现游戏并没有跳出熟悉的STAFF表,反而是直接转到界面,并出现了一个“Special”选项。
没错,正是分段结局。只要你能通关第一个结局,那游戏就会允许你控制希罗追到“露娜星”,让有情人终成眷属。
你不得不承认,人之所以能感受到快乐和幸福,是因为会提前体验到“痛苦”。而分段式结局这种“失而复得”小把戏,现在看来确实幼稚,但对当时的玩家来说,不失为柳暗花明的惊喜。
老实说,分段式结局的内容设计,搭配初具雏形的“阵列”玩法,也让“露娜”成了要素齐全的扎实之作——它不一定能让你“眼前一亮”,但绝对能让你玩到想要的全部内容。
当然,除了这些处于时代洪流下,顺势而成的内容外,“露娜”也有着自己独一无二的优势——完整的剧情过场“动画”。
当你每到一个关键的剧情点,或某段篇章的开头与结尾,“露娜”呈现给你的就不再是几段干巴巴的对话,而是一段精彩细致的过场“动画”。为什么动画要打上引号?因为严格意义上来说,这无非就是几张眼睛会眨、嘴巴会动的静态图片。
不过,对当时理解剧情全靠看对话框的玩家,尤其是对没有中文硬啃日文原版的国内玩家而言,看不懂字总看得懂画面吧?看着男女主红着脸说话的桥段,或是女主被迫回到原故乡,男主奋力地追逐——即使语言不通,你也能感受到浓烈的情感涌现。
毫不夸张地说,这绝对是其他游戏无法呈现的效果,也是只有“露娜”才能带给玩家的体验。
说到这里,你可能会感到奇怪,为什么我一直都在描述“露娜”,而非《银河之星 经典合集》?其实,这次的高清复刻,基本是对于几十年前世嘉土星版本的完全移植,很难谈有什么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果非要掰扯些什么,那应该得感谢图形技术的进步,让当初低分辨率的“CRT动画”,在点对点扩大后,有了焕发第二春的机会。
不过说真的,这种一比一还原的“高清复刻”版本,我愿意举双手双脚赞成。毕竟,它确实保留了最原本的内容和味道。对老玩家来说,这算是一次“不忘初心”。对新玩家而言,用再多的言语去描述形容这款游戏,也不如直接上手试一试来得爽快。
而且,“露娜”诞生的1992年,正是电子游戏还未找到“正确”的路,盲目探索的混沌时期,那时候的开发人员都不知道未来会是什么样子——他们不会想到未来有《最终幻想VII》这种跨时代作品,也不会知道未来还有《马里欧RPG》……他们能做的,只有发挥自己全部的想象力,去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说得“煽情”一些,“露娜”会成为你和那个时代连通的“媒介”。
诚然,“露娜”可能不会让你通关后高呼“神作”,也可能无法带给你非常独特的游戏体验。但如果你愿意看一段发生在月下的纯真物语——那么,加雷斯和露娜、希罗和露西亚的冒险,永远在此静候启封。
银河之星 经典合辑
LUNAR Remastered Collection 京ICP备14006952号-1 京B2-20201630 京网文(2019)3652-335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6753号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未成年人举报:legal@3dmgame.com
CopyRight?2003-201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54473036) All Right Reserved
玩家点评 (0人参与,0条评论)
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