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锯惊魂”是那种非常典型的,因为恨天高的票房投入比,而强行续命的大型商业恐怖连续闹剧。
2004年,温子仁和他的老友——“电锯惊魂三部曲”的编剧Leigh Whannell,用100万美元出头的预算,撬动了1亿多美元的全球票房,让成立刚满7年的狮门影业Lionsgate,尝到了一口恐怖片糖精的齁甜劲头。
借着这股上头劲,狮门当场就和初出茅庐的Twisted Pictures,豪签了长达9部续作的海口协议,“电锯惊魂”系列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之后6年,Twisted Pictures以每年一部的育碧速度,狂出6部续集,拍到温子仁和Leigh Whannell双双呕吐。“三部曲”后,两人再未插手这个系列。前两年,有人在网上询问Leigh Whannell对续集的反派霍夫曼警官有何评价,Leigh表示根本不认识霍夫曼,自己连看都不想看续作一眼。
在这种比死亡机关更恐怖的续作轰炸下,2010年的《电锯惊魂3D》终于票房口碑双遇冷,狮门影业这才停止竭泽而渔,决定为手里的最后3部作品,留出足够的喘息空间。
用时间换质量,这个选择永远不会出错。诞生近20年后,《电锯惊魂10》终于找回了当年那部“反转神片”的惊鸿照影,将整个系列的基调,从暴力运用愈发脱缰的虐杀电影Torture Porn,扳回到了环环相扣的递进式惊悚题材。
《电锯惊魂10》是一部多重意义上的回归作品,除了惊悚悬疑的氛围复现,故事的时间线也回到了“三部曲”之间。Tobin Bell老爷子饰演的约翰·克雷默——也就是竖锯杀手Jigsaw Killer,仍然在和自己的脑部肿瘤做最后斗争。甚至在本作中,竖锯还找到了能根治脑癌的救命稻草。
针对这根能够彻底改变竖锯杀手命运的麦高芬,《电锯惊魂10》为贯穿整个系列的灵魂人物——约翰·克雷默,刻画了一尊更加丰富立体的角色形象,让他看起来更接近一位人之将死的脑癌老人,而非动手能力十级的老年手工耿,或者料事如神的美国诸葛亮。
老人
当然,如果是熟悉整个系列脉络的老粉,应该知道“电锯惊魂”的编剧经常祸害竖锯老爷子,拿他当年不为人知的悲惨往事,尤其是观众不知道的往事,当成便利的情节发电机。包括“三部曲”在内,许多所谓的情节反转,无外乎老爷子当年又被某个坏人虐了,所以才有虐杀动机,又或者老爷子背地里又又又收了哪个门徒,所以能够实现某些神奇操作,云云。
这种插入原先不存在的剧情铺垫,所设置的悬疑反转,其实并不高明。在第一部《电锯惊魂》中,疑犯绑架戈登医生妻女的动机,就是临近结尾,才作为最关键的一块拼图,匆忙补充上的。
你是不是根本不记得是谁绑架了戈登医生的家人?那就对了,因为这个谜题本来也不算巧妙,大家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了开头就倒在地上的尸体上。能让观众彻底遗忘这些摆在脸上的剧情信息,才是“诡计叙事”的魅力所在。
《电锯惊魂10》同样继承了系列的反转传统
但叙事诡计又有致命的局限——同一个招数不会对观众生效第二次。当你看过魔术解析视频后,魔法就成了戏法,《电锯惊魂》的续作也就从血肉的人性拷问,沦为了一场又一场紧张刺激,甚至略带滑稽的感官游戏。
到了“三部曲”后的几部续作里,被迫进行死亡游戏的“罪人”,往往会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就被绑在各种戈德堡杀人机器上——比如,因为劈腿两个男朋友,“小仙女”就要被电动木锯当众锯成两截。这种纯粹的宣泄式动机,已经完全丧失了剧情上的讨论意义。
而《电锯惊魂10》彻底斧正了这种廉价、打闹的B级片剧本模式,让各种血腥暴力的屠杀机关,又有了惩戒、赎罪的象征意象。影片甚至会描写竖锯构思惩罚机关的详细过程——他会观察犯罪现场的各种视觉元素,结合罪人的具体罪行,将之融入机关的设计当中。
譬如影片开场,竖锯在医院目睹了护工的偷窃行为,他注意到帮助昏迷患者愈合指骨的关节牵引器,还有护工偷窃的双手,便构思出了一套需要受刑人自己牵引指骨的机关,只要护工愿意掰断自己行窃的10根手指,就能逃出生天。
本片也不再玩“老爷子当年还有这么一桩往事”这一套。正相反,《电锯惊魂10》的重心反而聚焦在了老爷子当年的往事上,而不是仅仅通过结尾的回溯蒙太奇,把这些剧情当成便利的机械降神,随意地塞进电影里。
《电锯惊魂10》是整个系列中,时长最长且叙事节奏最为舒缓的一作,118分钟的片长,远超90分钟的系列平均水平,与最早“三部曲”的100分钟时长更为接近。多出来的这部分叙事空间,被本片的导演兼剪辑,同时也是系列多部作品的剪辑师Kevin Greutert,着重放在了对约翰·克雷默,也就是竖锯杀手过往的人格塑造上。
一如既往地有威慑力,但又多了一丝脆弱
本片的类型结构,也因此向复仇电影倾斜。Tobin Bell在片中的戏份非常重,围绕着他扮演的孤寡老人所经历的一系列恶性犯罪事件,竖锯杀手这一人格的动机和立场得到了充分的填充巩固,整个系列基于审视生命的价值判断,因而得以再度成立。
这是让整个“电锯惊魂”系列超越传统恐怖电影的核心情节,也是竖锯这个反派角色不同于传统砍杀电影反派的丰富之处。
商业恐怖片反而最注重普世价值
当然,系列的巨大成功肯定离不开各种经典的死亡机关。《电锯惊魂10》中的死亡机关同样宝刀未老,除了上面提到的“十指连心”外,本片还有6个让人生理不适的机关,每一个都能让观众产生对痛苦的联觉效应。
而且,本片的机关回归了“三部曲”的工业风格,简单、实用、人力可复现,不像后面几部的神奇机关,什么谷仓螺旋、墙壁合拢,加个Harrison Ford能当《夺宝奇兵》看。更重要的是,《电锯惊魂10》里的机关严格遵守“罪人自己动手”的原则,由参与者亲手对自己施加最直接的人为伤害,这也让本片暴力场景的不适程度进一步升级。
同时,死亡机关是一种非常便利的叙事节拍器,“电锯惊魂”系列的所有电影,包括好的、不好的,都可以利用死亡机关把电影的叙事工整切碎,并在每段剧情章节里,不紧不慢地完成对受刑人的人物塑造、故事铺垫,然后用3分钟的死亡倒计时,让原本平缓的画面节奏猛然加速,并在暴力和死亡的终结中,迎来短暂的视觉高潮。
朴实无华的血腥暴力
持续可控且不需要花太多脑细胞去纠结叙事编排的观影爆点,这简直就是商业类型片的完美模板,也难怪狮门影业会一口气签下《电锯惊魂》的9部续集。事实证明,哪怕整个系列的时间线像同人一样想补就补,牵强的剧情补丁到处都是,“电锯惊魂”系列还是依靠高潮迭起的感官刺激,一直火到了2023年。
也许,现在的恐怖片观众对“电锯惊魂”的印象并不深,但在千禧年初,新线和环球影业旗下的一众老牌恐怖片IP都开始水土不服的时候,是温子仁和Leigh Whannell的《电锯惊魂》捡起了商业恐怖片的接力棒,击败新线的“死神来了”系列,成为史上最成功的商业恐怖片系列之一。
“电锯惊魂”这个IP在全球影响之深,俨然已经成了一种流行文化符号。你会在很多八竿子打不着的时间和次元位面里,看到“电锯惊魂”的各种影子。
现在打开B站2000万播放的《幸运星》,你会在第9集看到2006年上映的《电锯惊魂3》。
现在随便打开哪个游戏资讯平台,你会看到暴雪正在模仿狮门每年都给“电锯惊魂”新作张罗的万圣节献血活动,替《暗黑破坏神4》的新赛季活动造势。
今年也有献血活动
在《电锯惊魂》前,商业恐怖片一直处于电影爱好人士的鄙视链底层,你甚至很难列出一张丰满的人生必看豆瓣评分9.9恐怖片片单,因为除了几部压根没人看的老古董以外,7分就是优秀恐怖片的上限,8分那更是10年难得一见的旷世神作。
而“电锯惊魂”系列之于恐怖片的最大影响力,就是孵化出了以温子仁为首的新一代恐怖片导演。
Twisted Pictures的发迹是一场必然中的偶然,如果没有合伙人Gregg Hoffman的坚持注资,Twisted Pictures就不会成立;如果Twisted Pictures没有成立,那么《电锯惊魂》也只会是一部由两个乳臭未干的新人,在2003年东拼西凑出来的学生短片。
这个机遇对温子仁和Leigh Whannell,以及整个系列来说,都意义重大。 Gregg Hoffman在2005年去世之后,每部“电锯惊魂”的制片人一栏依然会为他留出一个专属位置,一直持续到今年的《电锯惊魂10》。
左:温子仁,右:Leigh Whannell
完成“三部曲”后,温子仁和Leigh Whannell越战越勇,在更注重悬疑氛围与叙事诡计的新派恐怖片理论上,有了更高的造诣。为广大恐怖迷熟知的“死寂”“阴儿房”系列,就是两人的落款作品。此后,温子仁还执导了大范围破圈的《招魂》,Leigh自编自导的处女作《隐形人》同样质量上乘。
他们的事业方向与《电锯惊魂10》的风格转变基本相同,而且这种转变在同样慢热的《电锯惊魂:漩涡》中,已经初见端倪。
这个经典系列的发展史,是一套非常有趣的商业恐怖片“地质样本”,你可以看到这个电影类型,在不同发展时期的各种形态——从堆砌感官刺激的野蛮时代,到被感官刺激更强的其他类型片打得屁滚尿流的反省时代,再到垂死挣扎想做3D版强化感官刺激却弄巧成拙的历史低谷,最后是积累叙事功底、打磨镜头语言的文明现代。
《灵动:鬼影实录》
这些转变分别对应恐怖片市场的几个关键时间点。其中之一,是《灵动:鬼影实录》横空出世的2009年。该片用1万5千美元的超低预算狂卷2亿票房,把同期上映的《电锯惊魂6》打得找不着北,之后的《电锯惊魂3D》更是要躲着《灵动:鬼影实录2》上映。
资本是不在乎“电锯惊魂”这个IP需不需要沉淀的,如果说狮门影业有什么必要的理由去暂停系列电影的拍摄,那拾遗录像(Found Footage)这一时髦电影类型的冲击,一定是决定性的。在“以小博大,票房神话”这条恐怖片最擅长的赛道上,拾遗录像是绝对的搅局者,没有任何传统或者新派商业片,能从成本和票房收益上与之抗衡。
第一部《灵动:鬼影实录》是彻头彻尾的独立作品,全程几乎只有2位演员,主要取景地就是导演自己的家。礼拜一开拍,礼拜天开剪。相比之下,哪怕已经省上加省的《电锯惊魂》,也有百万美元的最低成本,是“鬼影实录”的将近100倍,票房还只有后者的50%。
从成本收益比上来看,这已经是两条不同时代的电影工业管线了。
系列的拍摄成本越来越高
问题就在于,拾遗录像用廉价甚至劣质的第一人称沉浸感,带来了不亚于所有恐怖片的感官刺激。除非做出自己的风格,否则那些死守血腥暴力元素的传统B级恐怖片,只有重复堆砌视觉刺激这一条死路。然而,堆砌视觉奇观是需要成本的,堆到最后,像“死神来了”这样的特效恐怖片,其票房已经无力维持整个系列的再生产。
因而,近年的商业恐怖片几乎全面向心理恐怖片转型,从剧情叙事到摄影技术都逐渐摆脱粗制滥造的80年代印象,向主流电影市场靠近,甚至出现了A24这样的电影发行公司,在尝试恐怖片与高规格艺术电影的有机融合。
《电锯惊魂10》就是在这样一个时代里诞生的。它成功顺应了商业恐怖片的内涵化与品质化,以至于在不少老Cult迷眼里,显得过于干净,过于有人情味。这倒不是什么坏事,它只是变得更成熟了而已,比同样出到第10部,反倒越来越幼稚的某些开车电影,要强出太多。
回归简单
京ICP备14006952号-1 京B2-20201630 京网文(2019)3652-335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6753号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未成年人举报:legal@3dmgame.com
CopyRight?2003-201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54473036) All Right Reserved
玩家点评 (0人参与,0条评论)
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