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想一下,你的名字叫小安。
早晨,你被你的安卓手机从梦中吵醒,安卓手机的默认安卓铃声刺耳难听,你从安卓屋的安卓床上爬下,拿起安卓电动牙刷洗漱,出门后又骑上一辆安卓单车,来到了你的安卓公司。午休时,你点了一份安卓外卖,想着喝点啥,某巴克的苹果咖啡是喝不起了,安卓如你只能退而求其次,买一杯在上海会被东方明珠射爆的安卓奶茶。
安卓图片由安卓GPT生成
晚上,你从安卓山姆买菜回家,做了顿“不如麦当劳”的安卓饭。然后,你打开了你的安卓电脑,开了一把安卓“战地”,结果一个马枪被侧身的敌人偷死了——没办法,安卓电脑就是卡。
你可能会想,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哪来的安卓电脑?上面所述的一切,只不过是一个普通年轻人早晨起床洗漱,从出租屋里出来扫了辆共享单车上班,中午点个神抢手拼好饭,晚上去农贸市场逛一圈,回去吃完饭打个游戏的普通日常而已,是亿万中国老百姓每天经历的柴米油盐。
然而,在当今互联网最久经考验的资本主义战士,知名华籍美人户圣,即户晨风和他的粉丝拥趸眼中,从你买下第一款安卓手机的那一刻,甚至是你从“安卓医院”落地出生的那一刻起,你身上的“安卓印记”就洗不掉了。
请注意,这里说的户圣并不是看上去儒雅随和,专注用“构式运镜”量产购买力测评和收入公开视频,夸夸其谈哀民生之多艰的“视频户”,而是本性毕露,张口闭口必言及私有化,暴言大部分中国家庭年夜饭没有麦当劳好吃,连麦开头三问必谈学历、工作、用啥手机的“直播户”。
在他眼中,世间的一切都可以用苹果与安卓进行二元的区分。从一个人用的手机身上,就能看出他的人格组成、思维模式——用安卓手机的人通常贫穷、野蛮、好贪便宜、脾气暴躁爱抬杠,目光呆滞且极度自卑,智商通常逐年下降,身体结构逐渐变异,最终完全沦为Loser;而用苹果手机的人通常富裕、文明、儒雅随和,他们和他用的手机一样没有缺点,也不屑于回应安卓人的抬杠质疑,强者的心态决定了他们永远赢赢赢。
因此,在户晨风看来,你历经的所有失败,都能从手里的安卓手机窥见一斑——前些天,有个自称高中刚毕业的学生连麦问户晨风,询问自己大学该买什么电脑,而户圣则上来就直入主题,询问对方手机型号如何,在得到“红米K90Pro”的回答后,他能立刻就将这台红米与对方平凡的家境和并不显赫(但仍然比户晨风高)的学历联系起来,紧接着便是“眼界”“圈子”“阶级壁垒”,最终得出了“你买啥都无所谓,反正这辈子就这样了”的结论。
在他看来,苹果人就是天生能踩头安卓人,而安卓人只有虚心接受自己的缺点,抛弃安卓弃暗投明改用苹果,来到“高端的圈子”,才能摆脱“低贱”的赛博达利特身份,转生为苹果婆罗门……不过,作为安卓人的你,可能这辈子都买不起苹果,而就算你能买得起,因为你的“第一学历”是安卓,这辈子都会在苹果人中低人一等。
当然,户晨风完全不懂IT数码,对芯片制程、性能跑分、系统调校之类,他统统一窍不通。对安卓和苹果的判断与锐评,更是完全基于刻板印象。而除了“安卓便宜货,又卡又垃圾”的陈词滥调,说不出任何专业分析。
甚至整个“安卓理论”的来由,就是因为此人根本分不清手机操作系统和电脑操作系统的区别——在今年八月初的一次直播中,户晨风在与一位游戏主播连麦时,他因对方主播的麦有回音,就在开场环节怒斥对方“用的什么电脑,是不是安卓电脑”。
对方直接被震慑了。
“啊?电脑还有安卓的吗?我……我用的是那个技嘉的。”
对此,我们户圣的回答也只有一句——“听都没听说过。”
事后,或许是为了给自己的发言找补,又或许是脑内的方法论已经完全跑通,他于不久后正式发表了所谓的“安卓理论”——他提出,就像手机只分苹果和安卓,电动车也只分特斯拉和安卓,电脑也只分苹果和安卓,只要不是行业顶尖(刻板印象里的顶尖)的“苹果”,就都是便宜廉价低端、用户体验差劲的“安卓”。
为此,户晨风还煞有其事地为自己的结论找了所谓的“论据”,那就是特斯拉的中控不是像其他厂商一样用安卓,而是用的Linux(他还把这个词读错了)——尽管他最看不起的安卓,也是基于Linux内核的二次开发,但这并不妨碍特斯拉中控高端大气,因为他是特斯拉,是高端的苹果电车。
作为一个知行相当合一的人,户晨风很快就将这套理论,在自身的直播中发扬光大——如果你是个双非本科生,毕业后找了一份当地平均工资水平的工作,家里父母是普通工人,那你就是安卓学历、安卓工作、安卓家庭、安卓素质、注定度过一个相对平庸的安卓人生,甚至连家里的猫叫两声,都能被应激的户圣打成不值钱的“安卓猫”。
与此同时,他这套离谱却又万用的安卓理论,在互联网上得到了广泛传播。一时间,万事万物都变得可以用“苹果”和“安卓”来形容,就连户晨风本人也免不了被打上“安卓”的标签——他在做购买力视频时侃侃而谈,用外语和异国流浪汉顺畅交流,显然是苹果户圣;但直播中的他言语刻薄,面对咨询者时仅因对方手持红米,就将其打为“这辈子到头”,显然是安卓户圣。
甚至有人将安卓理论与辩证法结合了起来,创造性地在苹果与安卓阵容内部应用了安卓理论——相对而言,苹果内部也有安卓,安卓内部也有苹果,iPhone Pro是苹果,Pro Max是苹果苹果,基础款是安卓苹果;相应的,三星旗舰就是苹果安卓,而国产厂商如红米OV,就是安卓安卓。
而安卓理论的最后一块拼图“安卓心态”,则由与户晨风并称中文互联网抽象双子星的峰哥亡命天涯补齐。他将安卓理论与此前自创的“3D人士”(即三低人士,低认知、低素质、低情商)理论进行结合,提出了安卓用户之所以安卓,就是因为他们爱抬杠,总想证明自己不比苹果差,而真正精英的苹果人士从不自证,因为他们的“优秀”是“客观事实”。
由此,以户圣为代表的苹果人士们,真正完成了“立体防御”的修建。在平时,他们可以自诩精英身份,肆意踩头所有不如他们“高端”的安卓人士,后者若有些许反驳,不论是自证“安卓”的优点还是指出“苹果”的缺陷,都会落入他们预设的自证陷阱——此时,他们便会露出一副傲然的态度,对对对,你说得对,因为你是安卓人士……你看,安卓人就是缺啥显摆啥。
同理,当户晨风讲出的“麦当劳比年夜饭好吃”暴论时,他也可以说“你觉得好吃就好吃,为什么要反驳我,是不是不自信”。
于是,出身普通家庭,不用苹果生态,消费前需要看着钱包瞻前顾后的你我,就都被他们一棒子打成了所谓的“下等人”。而且,越是在意他们的看法,越是想要反驳他们的逻辑,就会被污蔑得更惨。
这合理吗?
合理个屁。
诚然,在智能手机发展早期,苹果和安卓选择了不同的发展路径,苹果闭源深耕自家生态,专攻高端市场,而安卓则选择了开源广撒网的模式,当时作为后发者的安卓系统在UI动效、软件优化、安全性等多个方面有所落后——再加上,其开源属性导致大量山寨机也使用了安卓,而当时苹果作为市面上最优秀的手机系统,一大批拙劣仿品就此问世。
然而,iPhone 4问世至今已过去了十五年,苹果和安卓都早已在各自的路径上走出太远,二者在功能、细节打磨、软件生态,甚至是旗舰机型的昂贵程度上,都已无太大优劣区分,至多是苹果在低端机型市场上客观存在空缺,而用户也更多是根据使用习惯和自身需求,各取所需罢了。
既然二者的区别已然不大,那户圣他们为何还要搬出“安卓理论”,给一部分人扣上低端人士的帽子呢?
因为整个“安卓理论”,本质上和小学生们排挤没有转轮削笔刀、没有多功能铅笔盒的同学一样,都是意图通过身外某物抬升自己价值,并借此贬低他人来获取优越感的攀比行为——选择手机作为攀比道具,其原因也无非是这玩意大伙都有,正如每个小学生都有自己的削笔刀、铅笔盒,所以才要互相比比看的幼稚行为那样,如出一辙。
那么,作为日常生活中的实用物件,你用彩色橡皮还是白色橡皮,用安卓橡皮还是苹果橡皮,会对生活质量产生任何的实际影响,又能借此彰显出任何你独特且高雅的素质品位修养吗?
显然并不能。消费主义可能会有限改善你的生活质量,但无法让你在任何层面上变得高贵,不论是转笔刀还是苹果手机,都是如此。
大道理谁都懂,可小孩子们却还是止不住地用各类时尚小垃圾攀比起来,先是笔盒、橡皮,不久后便进化到卡牌、徽章,之后又是手机、球鞋……究其原因,不过是想显示自己的卓尔不群,令自己成为这一带的孩子王罢了。
这就是所谓“苹果心态”的底层。至于与之相对的“安卓心态”,则更像是被孩子王们踩头后的“对等反击”——当然,这种心态也是出于不甘于人下的攀比心,只是一旦踏足了攀比的领域,作为后来者的你就注定被先一步踏足的“老资历”踩在脚下,除非来一场世界大战,否则来自北美的New Money,一辈子都要被欧洲Old Money狠狠霸凌。
所以,要怎么跳出这个莫比乌斯环呢?
起码我还想不到。
我既不够成熟,又不是圣人,也不是乌龟。被人嘲讽时,我心头会冒火,明知是幼稚的圈套,却还是会钻进去——我就是见不得别人高高在上,仅凭自己买了几部手机、玩了几款游戏、到国外转过几圈,就把另一批人打成所谓的低端底边,而不给对方还嘴的机会。
于是,我不幸地张嘴发言,也成了他们口中所谓的“安卓人”。
京ICP备14006952号-1 京B2-20201630 京网文(2019)3652-335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6753号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未成年人举报:legal@3dmgame.com
CopyRight?2003-201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54473036) All Right Reserved
玩家点评 (0人参与,0条评论)
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