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探足球比分

图片

表面温馨、实则猎奇的“节奏盒子”,成了当代小学生的最爱

旌影

2025-08-07

有点接地府了

    如果你是一个冲浪高级选手,是个通晓各种互联网烂梗的神人,那你不可能不认识下面这些玩意。

    表面温馨、实则猎奇的“节奏盒子”,成了当代小学生的最爱

    你或许会当场念出其中几个知名角色的名字,也大致了解它们的来龙去脉,更权威一点的,甚至知道念“Tung tung tung sahur”的名字时要连喊九次通。但你也绝对没有现在的小朋友们,更了解外国山海经。

    他们会把外国山海经里的角色名打印出来倒背如流,也会在其他人面前疯狂复读这些角色的名字,更会COS成这些角色的形象,来上一次现实里的大乱斗……无数家长认为外国山海经过分邪性,应该被彻底封禁。

    表面温馨、实则猎奇的“节奏盒子”,成了当代小学生的最爱

    但就在人们争论“外国山海经对孩子们的影响有多不可估量”时,另一个流传于低龄网民群体的亚文化,悄悄成了与外国山海经并列的存在,甚至在猎奇程度上比之更甚,令人直呼“还有高手”?

    表面温馨、实则猎奇的“节奏盒子”,成了当代小学生的最爱

    不少家长对这类内容闻之色变,甚至要发视频批判一番,这便是我们今天要聊的——“节奏盒子”。

    表面温馨、实则猎奇的“节奏盒子”,成了当代小学生的最爱

    在网上搜索“节奏盒子”,你能看到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它有时是奇怪的动画,画面粗糙、饱和度极高、内容毫无逻辑,单单依靠感官刺激来吸引观众。

    表面温馨、实则猎奇的“节奏盒子”,成了当代小学生的最爱

    有时又是游戏,被人划分出不同的版本,但混乱的介绍却让人完全摸不着头脑,不清楚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节奏盒子”。

    表面温馨、实则猎奇的“节奏盒子”,成了当代小学生的最爱

    如果仅仅是这样,还不至于让无数家长感到恐慌。但当你继续深入发掘下去,便会发现:无论是“节奏盒子”动画还是“节奏盒子”游戏,都有各种各样的血腥暴力要素,动不动就全屏变黑、变红,冲击力这一块当场拉满。

    表面温馨、实则猎奇的“节奏盒子”,成了当代小学生的最爱

    一会儿童向饱和度战士,一会成人向猎奇糊脸,并靠着反差引起刺激感与话题性,这很难不让人想起某个带着笑脸的小花。但很明显,还是如今的“节奏盒子”影响力更大。

    表面温馨、实则猎奇的“节奏盒子”,成了当代小学生的最爱

    不少小朋友模仿起“节奏盒子”的角色形象,并从儿童向内容开始一步步深入演绎至恐怖阶段——虽然看上去相当滑稽,但你完全无法想象他究竟都看到过什么猎奇的玩意儿,也让家长看了直呼比外国山海经还诡异。

    表面温馨、实则猎奇的“节奏盒子”,成了当代小学生的最爱

    儿童旺盛的好奇心,加上极强的模仿性,让“节奏盒子”这个正在流传的神秘文化逐渐浮出水面——于是,越来越多的疑问就此诞生。

    “节奏盒子”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为什么有人觉得它诡异,有人又觉得它很正常呢?它又是如何与外国山海经并列,成为流传于当代小学生间的神秘文化符号?

    表面温馨、实则猎奇的“节奏盒子”,成了当代小学生的最爱

    要想理解这些,还是得先回到节奏盒子本身。

    2009年,法国工作室So Far So Good开发了一款名为“Incredibox”的应用程序。在官网上,Incredibox被介绍成“像游戏又像工具”“是音乐、图形、动画和互动的完美结合”。

    表面温馨、实则猎奇的“节奏盒子”,成了当代小学生的最爱

    Incredibox的主要玩法,便是操控屏幕中的小人进行演唱。简单来说,每个小人都代表不同的音乐分轨,玩家可以通过控制不同的分轨来进行混音。本质上,就是用官方准备好的素材,在这个简化版的混音台上进行创作,而实时的表演也可以看做打击垫玩法——总之,Incredibox就是一款有趣的音乐软件。

    表面温馨、实则猎奇的“节奏盒子”,成了当代小学生的最爱

    由于玩法有趣,Incredibox很快就收获了大量下载——在国内,它便被翻译为节奏盒子。但你一定注意到了,被翻译为节奏盒子的Incredibox,与上面所讲的那个猎奇的“节奏盒子”,存在很大的不同——最明显的就是人物形象,那这又是为什么呢?

    表面温馨、实则猎奇的“节奏盒子”,成了当代小学生的最爱

    原因在于,虽然那些猎奇的卡通形象被称作“节奏盒子”,但这些形象的来源却并非官方版Incredibox,而是Incredibox的同人模组Sprunki——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名为Sprunki同人模组,也有着一段曲折的发展历程。

    2024年8月,一位名为NyankoBfLol的15岁少年,将这款名为“Sprunki”的节奏盒子模组,上传到了青少年编程平台Scratch上。在早先的几个月里,这个模组一直因为血腥要素,而被迫补档。直到几个月后,当Sprunki被搬运到其他平台,被无数节奏盒子玩家发现时,它才真正打响了自己的名头。

    表面温馨、实则猎奇的“节奏盒子”,成了当代小学生的最爱

    从表面上来看,Sprunki的外在相当卡通,看上去完全是一副人畜无害的模样。但别忘了,越是卡通的小玩意,反差就越大——此事在《欢乐树与他的朋友们》中亦有记载。

    表面温馨、实则猎奇的“节奏盒子”,成了当代小学生的最爱

    Sprunki模组有两种模式,如果不去碰“黑色礼帽”,那这款模组就还是一个友好的儿童画风音游。但如果使用那顶黑色礼貌,游戏就会进入恐怖模式——在这个模式中,每个人物形象都会产生特殊的变化。他们或是精神错乱,或是浑身冒血,而诞生的音轨也全都嘈杂无比,彻底进入了恐怖片现场。

    表面温馨、实则猎奇的“节奏盒子”,成了当代小学生的最爱

    正是这样的双模式设定,让Sprunki模组一举成名,有关Sprunki模组的各种衍生作品也纷纷诞生,且都获得不俗的播放量。在YouTube上,Sprunki模组的二创视频随随便便就能获得上千万播放,足以见得这些形象有多么受人欢迎。

    表面温馨、实则猎奇的“节奏盒子”,成了当代小学生的最爱

    在Sprunki模组广为流传的风潮下,它甚至比原版Incredibox表现的更加火爆。根据Sprunki的Wiki记载,在该模组爆火后,无数营销号与营销网站利用此模组盈利,也有人用Sprunki模组的角色形象创造大量脑腐内容,更是有人借用此模组开发换皮游戏上架赚钱……事情从此一发不可收拾,这也远远超出了NyankoBfLol本人的预期。

    随着Sprunki模组的进一步流传,人们甚至倒反天罡地认为Sprunki才是原版,Incredibox只是Sprunki的另一个版本。这也引发了新的风波,所谓粉丝行为作者买单,有黑客对NyankoBfLol发起了攻击,他的Discord账号内容就此消失;也有人当场使用盒武器,将NyankoBfLol的大头照与真实姓名公之于众。

    表面温馨、实则猎奇的“节奏盒子”,成了当代小学生的最爱

    到了最后,迫于外界的种种压力,NyankoBfLol选择将自己制作的Sprunki模组删除,并终止重制版的开发计划,很难不令人唏嘘。

    表面温馨、实则猎奇的“节奏盒子”,成了当代小学生的最爱

    尽管NyankoBfLol选择终止开发,并删除自己发布的Sprunki模组,但这一模组的热度却始终不减。甚至,由于原作者的消失,它再也没有了一个中心化的平台。

    于是,彻底脱离原作者控制的Sprunki,开始野蛮生长,就此成了一场去中心化的狂欢,任何人都能对其进行各种二创。而这些二创,也大多集中在人物形象领域,与原版游戏Incredibox扯不上一点关系。那些卡通形象的故事被不断续写,各种阴谋论也开始被填充进去,成了一种新的流行文化。

    在国内,这样的现象也在发生。并且,由于Sprunki没有一个足够广为人知的通用译名,它便彻底与节奏盒子混淆,成为“节奏盒子”。在游戏领域,这与外网早期发生的事相同,也有不少人倒反天罡,认为Sprunki才是原版,Incredibox则是名为“大叔版”的改版;而在角色形象领域,更是将Sprunki动画称作“节奏盒子动画”,哪怕一点游戏要素也没出现。

    表面温馨、实则猎奇的“节奏盒子”,成了当代小学生的最爱

    朗朗上口的中文名、双重模式的特殊性、值得深挖的恐怖内容与阴谋论、二创三创四五创,让Sprunki在国内火上了好一阵子,最终便吸引到不少小朋友参与进来。

    在相关视频的评论区里,你很容易就能找到来自小朋友的发言,他们对这些形象相当熟悉,甚至对深层的恐怖剧情了解得一清二楚。

    表面温馨、实则猎奇的“节奏盒子”,成了当代小学生的最爱

    这其实不需要什么逻辑,毕竟好奇心是天生的,Sprunki模组中那些猎奇的刺激感,也是客观存在的。更何况,还有源源不断的全新猎奇二创不断产出,这就让Sprunki显得格外吸引人,特别是吸引小孩子。

    正如外国山海经一样,它不过是一堆“脑腐”梗,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但用AI生成的猎奇形象和乱七八糟却又魔性洗脑的角色读音,还是会让观众获得一种感觉自己大脑褶皱被抚平的错觉,从而引起无数人模仿,也让受此吸引的小朋友们将其倒背如流。这么一看,好像带点阴谋论的Sprunki,反而更正常点——至少这玩意还能让人思考一下,到底有啥恐怖剧情。

    不过话又说回来,不管是外国AI山海经也好,还是被叫做“节奏盒子”的“Sprunki”也罢,它们的目标用户都不是儿童。可一旦在互联网上广泛传播,受众是谁就由不得你了。这些肆意传播的流行文化,总是能切实地命中小孩子们的兴趣点,并引得阵阵模仿与学习。

    表面温馨、实则猎奇的“节奏盒子”,成了当代小学生的最爱

    好在,这些流行文化大多转瞬即逝。孩子们会对其模仿好一阵子,并时刻准备学习新的流行文化。上一刻喊着“通通通通通通通通通撒糊了儿”的人,下一刻可能就会到处去找所谓的“恐怖版节奏盒子”,再下一刻可能就会一边打枪一边喊妈妈。

    在当下这个时代,永远没有最后一刻。

    他们一边塑造着适合他们的推荐算法,又一边被推荐算法改造,最后又在社交圈中完成了最后的地下交流。在这种情况下,或许也只能靠监护人的引导,来尽量避免更多的不良影响诞生了——你也不想让自己的孩子整天对着短视频发癫吧?

    所以,我们要如何看待这件事?我的建议是,让他们自己看——这个时代,黑历史都是1080P的。你完全可以把小朋友对着“节奏盒子”一边模仿一边说胡话的视频留下来,再让十年后的他见识一下什么叫做仙家对话。

    玩家点评 0人参与,0条评论)

    收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分享:

    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