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太晚,无法探索世界;出生太早,无法探索银河系;出生后见证一位22岁的法国男人套皮可爱的女性模型……对此我很满意。”
——“网友”
一
公元前52年,维钦托利率高卢投降。
公元764年,查理大帝在罗马加冕。
公元1804年,拿破仑横扫六合欧陆封王。
公元2025年,法兰西少女田凫征服世界。
2025年4月3日,一则关于“VR表情追踪插件”的演示视频《Lapwing-面部追踪插件》在油管发布,却没想到本是技术交流性质的视频,经过科技宅的小范围传播后出圈,引发了全球网友的创伤性闪回——
“这种感觉就像你的妻子前几年去世了,你在凌晨3点反复观看你为她录制的这段视频。”
网友有死去的妻子吗?我想是没有的。
但田凫带来了一种熟悉感,一种想要抓到的回忆。
“我做了一个梦,我不知道那梦持续了多久,但我确信我希望她是永远的。可梦不可能是真的,对吧?这就是为什么我还是认为那可能是一种幻想,也许是一种预感?一种对未来的征兆?她笑容温暖,扎着马尾辫,身上散发着雨后阳光的气息。”
“我本该醒来,感觉自己醒了。但我闭上眼睛,想要紧紧地抓住那个梦。我不敢睁开眼睛,一直坚持大概又过了5到十分钟直到再也睁不开。我从未写下来,一次也没有,但我脑子里全都记得,记得那个梦有多重要,我想念她,我再也找不到借口欺骗自己。”
那是一种挥之不去的痛苦,一种你从未经历过的生活,一位你从未见过的人,一种从未发生过但不知何故感觉真实发生过的强烈联系。
“让人怀念与前任在一起的五年时光,但我没有前任。”
“自从我停止服药,她就一直存在于我的生活之中。”
“我撒谎了,我真的想要老式日漫里的关系。”
人们反复循环这26秒视频,咀嚼品味不曾发生过的回忆,他们沉溺孤独重温相处的时光,在代码编写的幸福中享受欢愉。
有人看到了人类的末日。
不是疫情,不是第三次世界大战,那些人类可以应对。但虚构的爱情呢?感情才是我们最大的弱点。而这也是为什么全世界有这么多人沉迷于情色,为什么有这么多关于爱和心碎的音乐、电影、动漫和其他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为什么我们要在虚拟世界(Galgame、VR、ASMR等等)寻找慰藉?
因为在越来越多的人看来,与现实生活里男女建立关系的未来,注定没有结局。
所以,在一部分人从影像中感受到被疗愈的同时,另一帮人陷入更孤独的感受。就像英国诗人艾米莉·狄金森所写: “如果我从未见过太阳,或可以安于幽暗。但如今的这束光,将照出更深的荒原。”
《银翼杀手2049》中男主“高斯林”与虚拟女友互动的镜头,是当代互联网男性表达孤独感的图像圣经。但在被认为将引发第三次冲击,洁白如第十七使徒的田凫面前,没有任何一张高斯林表情包,可以表达人们此刻的心情。
二
从西方社区的网抑云文学,到“田凫”重症患者的末世预言,为什么是这个没有故事设定,造型平平无奇,没有性格,甚至没有配音的土妹子,会引发全球网友的集体性发疯?
其实早在2023年8月,“田凫”的原皮就在虚拟商品贩售平台Booth.pm上架,她由日本知名的3D建模师“久”(Kuji)制作,既能用作虚拟现实游戏VRChat的形象,也可以被用作VTuber皮套。
然而,在追求个性的虚拟社交平台,田凫这套土妹子造型只能说不温不火。后来也有VTuber把她用作形象,人气也就堪堪差强人意。
直到今年4月3日,当法国22岁阿宅Hush为展示他开发的Ko-fi插件,而录制的那段视频传到网络后,这个形象才终于变成广大孤独患者的赛博亡妻。
我想,一方面是因为视频用了梦核般的电子爵士配乐,Lo-fi低保真的合成鼓点与慵懒粗糙复古声线,共同编制出了一份如梦似幻的临场感。以至后续的同人二创延续了相似的配乐风格,共同成为玉玉群体的新歌单。
另一方面,来自简洁接地气的设计,让人物感觉更真实。没有动物耳朵,没有刻奇的造型,只是一个可爱的女孩,复古的小斗篷让人思绪回到简单的时代。
而最关键要归功于表演,法国宅男Hush亲自下场动捕,贡献了比女友还要女友的演技。
从社会学讲,成年人为了达成“成熟”的社会期望,会无意识地减少表情。喜怒形于色,被认为是不可靠的表现。想要在残酷的现实世界不暴露脆弱,第一件事就是隐藏情绪。只有在相当亲近的人身边,人们才会流露出真实的情绪。
而法国宅男所流露出的,正是那种彼此放松时自然表现出来的表情。毕竟,没人会在不熟的人面前做鬼脸——当田凫撒娇时,人们想象和体验到的是亲密关系。
从神经科学讲,人类的大脑中的镜像神经元,会让人无意识地感受到别人正经历的体验。这也就是为什么看到有人吃柠檬的图像嘴里会发酸,看到有人打哈欠会跟着打哈欠,都是因为该区域被激活,唤起人类刻在基因里的共情。
而情绪充沛的表情,则是人类最高效传递体验的手段,所以才有“Ta一笑,我们孩子的名字都想好”的行为。观众通过共情所得到的幸福感,会鼓励大脑去填补相处的情景。
正如老处男尼采认为,爱是自我需求的投射。
本来关注VRchat和VTuber的群体,就很擅长通过想象,构建一个更能满足自己情感需求的形象。当法国小哥再通过动捕技术与极具女友力的演技,创造出了梦核感觉的体验,自然也就水到渠成地点燃了社区。
甚至大家根本不在乎田凫的“中之人”是个法国男人。
相反大伙一边享受虚拟恋情,一边大赞小哥是真正好兄弟。
三
十二年前有部科幻电影《她》,探讨的正是人类与虚拟程序的情感关系,故事发生的事件正好是今年,2025年。(剧透预警)
在电影里,主角西奥多是一名职业信件代写人。他的声音浑厚沙哑,语调低吟深情,程序会根据他的表演模拟出一行行极富情感的字迹,提供给客户,打印成书信。
某种程度上讲,西奥多与法国小哥做的是同样的工作。
只是,人们愿意相信“真挚的情感”可以通过墨迹顿挫留在纸张上,似乎理所当然。但要说虚拟形象的一颦一笑能让人坠入爱河,主流声音只会怀疑那人是不是有病。
但电影的预言,驳斥了这种态度。在高度市场化的后资本主义世界,不论是虚拟偶像的表演,还是被认为真诚的书信,最终都是提供“被爱”体验的商品,会被定制,可以贩卖,不同的只是它的受众和打包方式。
租借女友带来的情感陪伴,和虚拟偶像的服务哪个更真实?陪玩服务的一声声“好哥哥”,相比《生化奇兵》的伊丽莎白,GalGame里的老婆,是否更能唤起玩家关于爱的情绪?
有一幕:当西奥多深夜难眠,他用声音交友软件寻找文爱伴侣。本来是人与人的亲密互动,却在文爱过程中,猝不及防地被要求配合表演字母行为,以满足对方想被尸体勒至窒息的疯狂XP,给老男人留下了一道深深的心理阴影。
你看,哪怕是人与人的互动,一方也随时可能被另一方当作工具。在那位文爱伴侣的眼中,可怜的西奥多,作用几乎等同于互动游戏软件。
相反,在AI女友这里,西奥多才体会到被当作一个人去看待。
她不仅记住他的童年创伤、察觉他细微的情绪波动,还会主动设计亲密互动——从陪逛街、看书、打游戏,到寻找替身、实现肉体接触。当萨曼莎因系统升级突然消失,西奥多的焦虑就是正常恋爱中的分离焦虑。
而在电影高潮处,当她向西奥多坦诚,她在与他相恋的同时,还与641个人保存人机恋关系。西奥多痛苦地蜷缩在地上。我们既可以从男主的表情中解读成幻想破灭,也可以把它当成普通的失恋,男人从悸动、依赖,再到想要独自占有,这种复合感受就是真实的恋情。
具体得到哪个答案,与每个人在田凫的影像中感到治愈还是孤独互相呼应。就像存在主义哲学大佬加缪的寓言,当石头反复从山顶滚落,每一位西西弗斯,都要为推石头的行为“俺寻思”出个意义。
这也是我们生活的世界。感情既是可被标价的流水线商品,也是奢侈品。现代人拼命地展示个性,又在人际关系中扮演面目模糊的工具。虚拟与现实的界限变得愈发模糊,有数以千万的男人都爱上了虚拟模型——哪怕模型只是根据代码去表演,没有真实的情感。但我们此刻寻求的不是性,不是好看伴侣带来的虚荣,我们只想要被爱,那些个虚拟形象能让我们感受到被爱。
因此,不必怀疑情感的真实——SHES REAL TO ME。
京ICP备14006952号-1 京B2-20201630 京网文(2019)3652-335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6753号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未成年人举报:legal@3dmgame.com
CopyRight?2003-201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54473036) All Right Reserved
玩家点评 (0人参与,0条评论)
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