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不戳啊针不戳”,这几天,编辑部的烂梗王更新了一批烂梗,我的耳朵快被针磨出茧子来了。带着不知道哪里的方言腔的“真不错”,装点了打工人们枯燥的日常,一切忽如春风来。
明明之前还是“很有精神”来着。
甚至于上周六结束的德甲拜仁5-0法兰克福比赛,懂球帝们也发出了“针不戳,穆夏拉针不戳”的调侃,“针不戳”三个字如影随形一般,出现在每一个角落。
B站上线的《鬼灭之刃》中配版,同样被“针不戳”的弹幕刷屏,夹杂在其中的“牛批”多少有些格格不入。目前,中配版在B站的评分为9.0,有一说一,中配质量是真的不错。
不仅如此,B站UP主Jian-阿健,还上演了一出实打实的“针不戳”,利用针戳爆气球的声音,演奏了一首《Shape of you》,相当惊艳。
图源:B站UP主Jian-阿健
面对此情此景,容嬷嬷看了直呼内行。毕竟论扎针,还得看《还珠格格》,其他人都白给。
如果“针不戳”出自王建国之口,李诞估计又会大呼“扣钱”。对脱口秀演员来讲,谐音梗算是某种程度上的投机取巧,有可能会影响到艺术创作,李诞调侃王建国的背后深意正在于此。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谐音梗的确是一个喜闻乐见的喜剧创作技巧,一语双关产生的戏剧效果格外突出。
日常生活中,“针不戳”这三个字的确好用,即便被谐音化之后增加了受众的理解负担,但在中文语境下,结合上下文的内容,很容易让人get到背后“真不错”的原意,又增添了几分俏皮,空气中充满了欢乐的氛围。广泛的应用场景,令其具备了走红的基本条件。
“针不戳”并不是新梗,最近突然火爆起来,多少有一些巧合。实际上,这个梗的原句是“针不戳啊针不戳,住在山里针不戳。”说出这句话的,是《CS:GO》知名主播,来自广东的茄子(吴权清)。在一次出游活动中,一丝不挂站在阳台的茄子发出了这句感叹。好巧不巧,这段视频被人拍下来发到了网上,加上茄子说话带有口音,这段喜感十足的视频,就在网友的调侃下传播开来。
“针不戳”并不是茄子带火的第一个谐音梗。
2018年的一次直播中,茄子脱口而出“A1高闪来一个好吗,求你了。”队友接到信号,迅速丢了个闪光弹。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闪光弹直接闪到了茄子,对面趁机将其打死。
同样吃了有口音的亏,“求你了”三个字,和“秋梨膏”的发音极度相似。而在B站,有一档记录茄子经典语录的节目,叫《白给秀》。第18期节目中,UP主不知为何采用了机翻。“求你了”这句话,就被智能的机器翻译成了“秋梨膏”,中文的确博大精深啊。
图源:B站UP主117丶
自此之后,但凡FPS游戏直播中角色死掉,弹幕就会飘过“秋梨膏”。很快,这个梗突破了游戏圈,辐射到了整个ACG领域。
“秋梨膏”和“针不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同样是一句极为日常的用语,同样出自极为戏剧性的情景,同样被谐音后形成了风马牛不相及的新词。而在二次元领域,人们更习惯用“空耳”,来形容这一谐音改编。创造空耳的,不是知名喜剧创作者,而是普普通通的万千网友。
空耳一词源于日本,本义是指幻听(そらみみ),最初主要出现在对歌词的改编上。传入中国之后,空耳与汉语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元首的“气死偶咧”以及“我到河北省来”。自此之后,全世界都会说中国话。
中文空耳同样产生过很多广为人知的梗。拜网友所赐,来自欧阳娜娜的那句经典台词“蚂蚁竞走十年了”,一度成为B站鬼畜区的常客,甚至和黄圣依的“海娃之死”隔空联动。
除了空耳之外,英文字母缩写同样被广泛应用于各类网络热梗之中,受到网友们的广泛追捧。“AWSL”就是一个随处可见的字母梗。原本,AWSL指代的是“啊,我死了”,表达了发言者对某一事物的喜爱之情。但对不了解本意的人而言,字母梗往往会导致一头雾水,这就为其含义的扩充创造了条件。
电影《扫毒》中,张家辉有一句经典台词“阿伟已经死了,你挑的嘛偶像,段坤我吃定了,耶稣也留不住他,我说的!”好巧不巧,“阿伟死了”的拼音缩写刚好也是AWSL。随着这段视频的火爆传播,AWSL被网友们赋予了更深的含义,“阿伟乱葬岗”不胫而走。
B站统计的2019年度弹幕中,AWSL凭借320多万次发布,成为年度最具影响力弹幕。
比起毫无公害的AWSL,茄子最广为人知的那句“WDNMD”,似乎更能代表市井勾栏里的烟火气。
WDNMD原本的含义无需多言,同样得益于博大精深的汉语,这几个字母被赋予的含义可以很广。比如,有人将其翻译为“我带你们打”,逻辑严谨令人信服。更有网友发挥奇思妙想,赋予了这句话略带伤感的含义“唯独你没懂”。但细品,似乎哪里不对。
除了书写简便之外,字母梗契合于当今时代的巨大优势,被WDNMD体现得淋漓尽致。通过拼音缩写,绕过和谐系统,说出不脏的脏话,既表达了愤怒的心情,又减淡了脏话的杀伤力,更加适合公共网络平台的交流。
当你还在发“牛批”的时候,WDNMD一下子就显得文明多了。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对茄子而言,大概他也没有想到,自己随口说的一句话,会成为广受欢迎的网络流行梗。处在互联网时代,直播高度繁荣的当下,千千万万的普通人,成为网络流行梗的制造者。茄子说过的话当然不止这几句,欧阳娜娜也并非只有一句“妈已经走十年了”的台词,但在网友们恰当的二度创作下,这些流行语承载了当代年轻人的情感共鸣。大浪淘沙之后,留下来的,往往就是人民的选择。
现如今,流行语已经进入到人民群众集体创作的汪洋大海中。
而在以前,制造流行语的,往往是行业精英。
1995年的央视春晚,一句“我想死你们了”,成为冯巩和全国人民打招呼的经典语录。这句话,很快成为人们惯用的口头禅。
赵本山、范伟的《卖拐》,讽刺了坑蒙拐骗这一社会现象的同时,让“忽悠”“缘分”等词火遍大街小巷。
在《钟点工》里,赵本山和宋丹丹嬉笑怒骂中,调侃了“三陪”为代表的色情服务,针砭时弊的同时,令电视机前的观众会心一笑。
《不差钱》里,本山大叔的一句“这个可以有”,一直流行到今天,时不时就会从嘴里蹦出来。
互联网尚未普及的时代,电视承载着千家万户的球探足球比分活动。这一时期,涌现出了赵本山、冯巩、宋丹丹等一大批才华横溢的喜剧人,创作了众多脍炙人口的作品。行业精英掌握着绝对话语权,引领着流行风向。
央视春晚是这一时期制造流行的最大舞台,诞生了一个又一个经典时刻。自1983年第一届央视春晚举办以来,产生的流行语数不胜数。不过,有趣的是,百度百科对春晚流行语的统计,停留在了2011年。
与之相对的,则是网络流行语悄然出现在春晚的舞台上,并愈演愈烈。2014年,人民网的一篇报道,将滥用网络流行语的现象放到了台面上。报道中的一句话,即便今天依然毫不过时:“不是反对流行语,是反对生搬硬套。”
“春晚越来越难看了。”近些年,很多人都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如果说谐音梗是艺术创作者偷懒的一种手段,将网络流行语生搬硬套到春晚的舞台,又何尝不是一种“取巧”呢?
但这个时代,却有着过去不曾有过的全民创作舞台。流行语的产生,早已不再是行业精英的专利。比起过去一年一次的春晚,现在每天都可以是“春晚”。
2018年,B站UP主小可儿(现在叫UP-Sings),发布了鬼畜视频《赵本山:我就是念诗之王!》,视频素材来自赵本山春晚小品。最初,这段视频并未引起巨大的反响。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之后,越来越多的网友发现了这一“镇站之宝”。
图源:B站UP主UP-Sings
《赵本山:我就是念诗之王!》的播放量,位列B站全站第三。艺术是经得起时间检验的,6955万播放量的背后,离不开老一辈文艺创作者的辛勤耕耘。在赞叹UP主二次创作能力的同时,即便以今天的眼光来看,本山大叔的小品依然充满了笑点与讽刺。
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引领这次风潮的人,并非来自文艺行业精英,而是千万UP主中的一个。
随着这段视频的火爆,相关作品迅速席卷了整个B站,多语言版、动画版、真人舞蹈版层出不穷。甚至连KDA女团,也蹭上了这次风潮,人人都被“改革春风吹满地”洗脑。
图源:B站UP主吃瓜看腿
探究网络流行梗风靡的成因,相对宽松的网络环境,成为其生长的土壤。尤其是和审查越来越严格的电视节目相比,网友们创作的众多作品,往往都难登“大雅之堂”。
《你要高雅》里,郭德纲巧妙回应周立波的“咖啡与大蒜”之争,将雅与俗的争论推向高潮。一时间,“就着大蒜喝咖啡”成为坊间笑谈。
《你要高雅》的最后,郭德纲有这样一句话:“让我和人民群众保留一份俗的权利。”
当今的互联网,正是践行雅俗共赏的绝佳舞台。
同时,互联网给予了创作者巨大的自由。在这里,可以诞生很多可能永远无法在电视里看到的作品。比如,改编自《战狼》、以茄子为主演的《战茄》。
图源:B站UP主一本正经的坤仔
后来还出了续集《战茄2》。
图源:B站UP主一本正经的坤仔
茄子本身是《CS:GO》主播,一些在游戏直播中出现的术语,本就很契合枪战场面,可以无缝嫁接到战争题材影视剧中。经过UP主与网友筛选过后的名台词,往往具备极强的喜剧效果,为创作提供了巨大便利。某种意义上讲,是先有了笑点,而后再将众多笑点加以巧妙融合,形成作品。UP主的个人艺术审美,将决定作品的最终质量。但这些素材就在这里,人人都可以取而用之。
今年B站的黄绿合战中,UP主三木刃制作了鬼畜视频《食神》,李云龙、小沈阳等艺人,和周淑怡、卢本伟等网络名人齐聚一堂,与周星驰一起上演了一出别开生面的《食神》。尤为难得的是,UP主延续了周氏电影笑中带泪的风格,赋予了作品更深的人文关怀。传统艺术作品与网络文化,实现了亦幻亦真的激情碰撞。
图源:B站UP主三木刃
10月26日,春晚官方微博号发布消息,陈佩斯时隔20余年再度回归央视,担任《金牌喜剧班》的首席导师。短短47秒的视频,快速回顾了陈佩斯以往的春晚作品,回忆杀一个接一个。这段视频之外,“这回我又叛变了?”“皇军托我给您带个话。”等众多经典台词,不需镜头重现,至今仍然令人印象深刻。
陈佩斯与央视的恩怨,算起来已经是老黄历了。由春晚微博账号官宣此次合作,冰释前嫌的意味更浓厚了几分。看着陈佩斯布满皱纹的眼角以及花白的胡须,才猛然间惊觉,一代喜剧大师已经老了。
陈佩斯今年65岁。1984年,他第一次登上春晚。
冯巩今年63岁。1986年,他第一次登上春晚。
赵本山今年63岁。1990年,他第一次登上春晚。
我们不能要求这些喜剧大师终其一生维持极高的艺术创作能力,人始终是要服老。
但香火需要代代相传,这就是陈佩斯重新出山的原因。
《金牌喜剧班》还有一位尚未公开的导师。但是从剪影看,这个人就是“非著名相声演员”郭德纲。今年,郭德纲47岁。
40岁那年,郭德纲首次登上了春晚的舞台,这也是他唯一一次登上春晚。他和于谦表演了《败家子》,即便放在整个春晚历史上,这段相声的尺度都不可谓不大。只是自此以后,成了春晚绝唱。
当人们感叹春晚越来越难看的同时,出于各种原因相继告别春晚舞台的艺术大师们,又何尝不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呢?但有时候,我们也会自私地希望,陈佩斯能有一天重登春晚舞台。
甚至陈佩斯只是观众,郭德纲在台上表演。
而且,我们可以确定,大师们的作品,会成为人人都可以取而用之的素材,在网友们的二度创作下,不断发光发热。
这个时代,就是这样。
1986年,26岁的崔健,唱出了他的第一首摇滚歌曲“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
拥有过“皇军托我给您带个话”的时代,针不戳。
处在“WDNMD”的时代,针不戳。
陈佩斯重回央视,针不戳。
京ICP备14006952号-1 京B2-20201630 京网文(2019)3652-335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6753号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未成年人举报:legal@3dmgame.com
CopyRight?2003-201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54473036) All Right Reserved
玩家点评 (0人参与,0条评论)
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