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汽时代》自从发售以来,优秀的游戏素质引起了很多人的喜爱,在上一篇 《冰汽时代》评测:11 bit给我们的电车难题 中我也谈过了,我个人认为这款游戏充斥着11 bit一贯“电车难题”的游戏内核,与其说它是一款游戏,不如说是极端情况下的社会推演。
游戏作为一款反乌托邦式的策略模拟生存游戏本身的素质确实足够高,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游戏体验之后,本作的诸多问题也开始逐渐发酵,其中最为人非议的一点就是游戏结算的时候会出现的那句“但这一切值得吗?”。
当众多玩家历尽千辛万苦,违背了自己的道德底线,在零下150度的极端环境中带着自己几百号人口存活下来之后,游戏反而会质问玩家“但这一切值得吗?”。
“但这一切值得吗?”
这一切值得吗?
值得,真他妈的值得。
我不清楚游戏最后质问玩家这句话的用意如何,但是我知道这一次11 bit恐怕玩砸了,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几乎摧毁了我的游戏体验,国内外社区中对于这一句“但这一切值得吗?”也是吐槽无数,我想11 bit现在恐怕还在思考为什么在《这是我的战争》中百试百灵的道德拷问,为什么到了《冰汽时代》中就失去效果了了呢?
游戏刚刚发售几天,国内互联上就兴起了一股中国玩家是如何在游戏中“抓革命,促生产,搞好生产大自救”的风潮,究其原因还是游戏内的部分设定设置不合理的原因。
STEAM评论区玩家评论
正如这位玩家所说,能看得出11 bit最开始的本意,他们本想让《冰汽时代》和《这是我的战争》一样通过道德抉择与人性拷问来凸显游戏内核,但是与《这是我的战争》中为了在战火纷飞的城市中求得生存的个人抉择不同,本作更多的是站在一个统治者的角度来做出抉择的,所以有的时候必须面临着与游戏内民众有关系的抉择。
玩家做出的抉择
而问题点就出现在这里,本作的背景设定是在一个架空的1886年蒸汽朋克世界,工业革命刚刚过去不久,随后而来的极寒天气几乎摧毁了人类的文明,玩家将作为管理者带领着仅存的人类建立新的家园,把文明的火种传承下去。
面对这种大背景下我们所管理的民众是如何反应的呢?
他们要求8小时工作制、不愿意加班、禁止童工劳动、不愿意节衣缩食、争取民主权利、需求球探足球比分活动、发展党派信仰斗争。
如果要求加班则会增加不满值
这是在末世求生存还是建设新理想主义社会呢?
世界末日与人类灭亡就在眼前,而我手下的民众却还在要求着8小时工作制,不顾人类的未来与自己的后代的生活。
STEAM评论区玩家评论
也不外乎STEAM评论区有玩家发出了“刁民”、“圣母”、“白左”与“政治正确”的言论。
STEAM评论区玩家评论
其实我可以理解制作组的用意,这是11 bit为了提高游戏的可玩性而加入的,也有自己的历史依据参照,游戏的背景是设定在1886年,而现代人事管理之父罗伯特·欧文(也是著名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于1817年提出了一句著名的口号:“8小时工作,8小时休闲,8小时休息”。
罗伯特·欧文
到了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国家都出现了大规模的工人运动,其中比较出名的就是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法国里昂丝织工人两次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和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然后就是1877年的芝加哥工人大罢工,到1884年10月,美国与加拿大的八个国际性和全国性的工人团体,在美国芝加哥举行集会,决定于1886年5月1日举行总罢工,要求实行八小时工作制,最终在一个月后迫使美国国会签订八小时工作制,而这一年的5月1日也被定为了五一国际劳动节。
大罢工期间发生的干草市场屠杀版画
所以本作的8小时工作制也是有其由来的,1817年,工人群体通过数十年的争斗为自己争取而来的8小时工作制刚刚开始施行,随后游戏内对8小时工作制的抵抗心理也是可想而知的,同样的道理,在19世纪以前的资本主义社会,童工的使用基本上已经被禁止了。
制作组如此设定游戏的时间点,恐怕也正是为了给游戏设定的不合理一个合理的解释,可是仅仅这些对于游戏的不合理性的解释则完全不够,因为这个看似合理的解释在面对游戏设定的人类生死存亡于一旦的背景完全没有说服力,充满了身居高位者看待末世的无病呻吟。
也正是这样,国内的玩家在玩这款游戏的时候基本上都是坚持着“抓革命,促生产,搞好生产大自救”的原则而通关,但是伴随着通关而来的那句“但这一切值得吗?”引起了众多玩家的反弹,一时间“白左”和“强行政治正确”之声不绝于耳。
调侃中国玩家有特殊的方法玩《冰汽时代》
那么国外的玩家是如何看待这件事的呢?
“What the hell is going on?”是我听到过最多的一句话,无论国内外的玩家都对这句话产生了莫大的反感,因为绝大多数玩家在经历了内心的道德纠葛之后,费尽心思让数百号人在零下150的极端环境下存活了下来,没有获得鲜花与礼炮,获得的只是一句“was it worth it?”。
那么是否有不会被质问“但这一切值得吗?”的结局呢?
答案是有的,到了游戏的中后期会触发强制选项事件,城市中的人们陷入绝望状态,玩家必须从两条道路之中选择一条继续游戏,其中一条名为“秩序与纪律”,另一条名为“信仰与精神的力量”。
秩序与信仰道路二选一
而无论我们选择哪一个道路,只要在后续的法典选择上过于深入就会被系统强行判定为越界,导致游戏结束之后会质问玩家“但这一切值得吗?”。
这种粗暴的判定方法也是导致众多玩家对此次“但这一切值得吗?”事件强烈反弹的原因之一,因为无论玩家在游戏中做了什么事情,判定是否会质问你的依据却仅仅是一个法典的选择。
STEAM评论区玩家评论
在我第二次通关游戏的时候,我选择了独裁者的路线,我不再尽心尽力的去尝试保护我的民众,当我的民众因为食物的短缺出现了大片死亡之后,暴动随即发生了。
饥饿暴动爆发
而我的选择就是通过后备食物来源法典,这个法典的作用是什么呢?
后备食物来源法典
就是会将死掉的尸体作为伙房的食物来源,当我通过这个法典之后就再也没缺过食物,我用着高压政策很平稳的带着剩余的一百多号人活了下来,然后游戏最后给我的评价是我并没有越界。
“但是我们并没有越界”
这让我想起了1884年英国海滩食人案,Mignonette号因为暴风雨导致沉没,而活下来的四个人在救生艇上苦等救援,第二十天的时候其中三个人杀掉了病重的那一个男孩,靠着那个男孩的血肉撑到了救援的到来。
在回到英格兰之后,他们被逮捕并且被女王起诉,也就是著名的“女王诉达德利和史蒂芬斯案”。
女王诉达德利和史蒂芬斯案
而这次的案件也对后世“危急状态是否可以构成对谋杀指控的合理抗辩”做出了先例,但是时至今日仍在争论不休,案件最后结果是法庭依法判处其中两人死刑,然后女王将刑期减至6个月监禁,最终获得释放。
值得一提的是,被杀害的男孩名叫理查德·帕克,与《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那只老虎有着一样的名字。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都明白这次11 bit犯了一个什么样的错误,这一次的《冰汽时代》与《这是我的战争》其内核是完全不同,而11 bit把自己的位置放错了。
在《这是我的战争》中,玩家身为在战火纷飞的城市中求得生存的个人,所做的一切选择的都是以个人道德基准为中心的,在面临着几乎无法反抗的绝境之时,这些抉择都已经无关乎道德层面,仅仅关乎于生存层面,但是你所做的每一个抉择会确实的拷问你的人性。
Fuck the war!
而在《这是我的战争》的游戏页面上,11 bit也清楚地说明了“玩家需要在良心的驱使下决定他人的生死。是保护藏身处里的所有人,还是为了生存地更久而牺牲一部分人?在战争期间做的决定并没有好坏之分,最重要的只有生存。越早意识到这一点越好。”
对的,这就是《这是我的战争》成功的最大因素,它没有逼迫玩家去做出任何道德抉择,始终保持中立的态度来看待玩家做出的每一次抉择,唯一能决定玩家是否做错了一件事的只有玩家内心的自我拷问。
玩家所做的抉择
而在我看来,《冰汽时代》试图复制《这是我的战争》的成功,可惜画虎不成反类犬。
《冰汽时代》
这一次,11 bit并没有保持自己中立的态度,反而撸起袖子亲自下场来给玩家灌输自己的道德伦理观,而且这个道德伦理观还是有着明显问题的。
至于想出这个用自己的道德伦理观来判定游戏结果方法的人,不是蠢,就是坏。
对于那些为了带领民众存活而抛弃了自己原则的玩家来说,这句“但这一切值得吗?”就好像11 bit站在高高在上的王座上发出了“何不食肉糜”的嗤笑。
那么这一切值得吗?
值得,真他妈的值得。
我如是说。
京ICP备14006952号-1 京B2-20201630 京网文(2019)3652-335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6753号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未成年人举报:legal@3dmgame.com
CopyRight?2003-201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54473036) All Right Reserved
玩家点评 (0人参与,0条评论)
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